商鋪名稱:山東晶橙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人:林(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619660229@qq.com
聯系地址:濟南市歷下區歷山路142號凱旋商務中心A座403
郵編: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理所當然所認為的禮儀還是禮儀嗎?尤其現在家長都從小教育孩子要懂禮貌,可是家長們我們的教育方法對嗎?現如今“中國式禮貌”對孩子是存在一定傷害的,許多年輕的家長已經注意在改進,那其他家長呢?今天晶橙教育集團就來給大家說說“中國式禮貌”是怎么傷害我們的孩子的,家長們一定要敲響警鐘,多加注意。
1、過分自謙
有些家長面對別人夸贊自己孩子的時候,總會說“哪里哪里,我家孩子哪里比得上你們家孩子,我家這個根本不行的。”這些話說者無心,但聽者有意。
家長們說這些話的時候有沒有顧及到孩子的心情呢?孩子們的小心思可是非常敏感的,他們聽到自己的爸爸媽媽這么說也只會下意識的認為他們是失敗者,從而慢慢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懂得謙虛是好事,但是過分謙虛便是一種間接傷害孩子的行為,家長們別不自知。
2、強迫孩子禮讓
謙讓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強迫孩子做出讓步。比如說在家里大的一定要讓著小的,在外面一定要先謙讓別的小朋友。這樣的教育其實在本質上就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意愿,家長教會孩子禮讓沒有錯,但是禮讓也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只有雙方互相尊重,互相謙讓,這樣才會營造出一個禮儀社會。
3、命令孩子稱呼別人
家長們帶孩子出門的時候遇到熟人總會要求孩子說“來,叫阿姨(叔叔)”,孩子要是不叫家長們就會說“你怎么這么沒禮貌?”為什么家長們會認為孩子不叫人就是一種沒禮貌的表現呢?
其實孩子們不叫人只是因為這個人對他們來說很陌生,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人他們自然而然會產生心理防備。家長們對此也要予以理解,出門在外還是盡量不要強迫孩子去稱呼別人。
這些中國式禮儀已經深入人心,家長們以為這是一種懂禮貌的表現,但其實這些表現正在一步一步毀掉你的孩子。別覺得這是危言聳聽,有些時候正是因為你們的無知才將孩子一步一步推入火坑。教育孩子需要家長們慢慢去做引導,盡量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強迫孩子去做他們不愿意做的事情。希望在晶橙的培訓下,家長在教孩子禮儀方面能夠多加注意,千萬不要讓我們的無心之舉傷害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