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灣門禁安裝:181 2994 9706
135 3826 1334 黃小姐
智能門禁卡的原理
因為里面有一個稱之為RFID的芯片
當我們拿著含有RFID芯片的卡片通過卡片閱讀機時,
卡片閱讀機所發射出來的電磁波就會開始讀去卡片里面的信息
這里面的信息不但可以讀出,
而且還可以寫入, 修改,
因此芯片卡不但只是個鑰匙它更是張電子身分證。
因為只要在芯片中寫入你的個人數據,
在卡片閱讀機的地方就可以知道進出的是誰了。
同樣的技術也用于商場上的放竊盜芯片等等
智能門禁卡(Smart Card) :內嵌有微芯片的塑料卡(通常是一張信用卡的大小)的通稱。一些智能門禁卡包含一個RFID芯片,所以它們不需要與讀寫器的任何物理接觸就能夠識別持卡人。智能門禁卡配備有CPU和RAM,可自行處理數量較多的數據而不會干擾到主機CPU的工作。智能門禁卡還可過濾錯誤的數據,以減輕主機CPU的負擔。適應于端口數目較多且通信速度需求較快的場合。 卡內的集成電路包括中央處理器CPU、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隨機存儲器RAM和固化在只讀存儲器ROM中的卡內操作系統COS(Chip Operating System)。卡中數據分為外部讀取和內部處理部分。
智能門禁卡是IC卡(集成電路卡)的一種,按所嵌的芯片類型的不同,IC卡可分為三類:1.存儲器卡:卡內的集成電路是可用電擦除的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它僅具數據存儲功能,沒有數據處理能力;存儲卡本身無硬件加密功能,只在文件上加密,很容易被破解。
2.邏輯加密卡:卡內的集成電路包括加密邏輯電路和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加密邏輯電路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卡和卡中數據的安全,但只是低層次防護,無法防止惡意攻擊。
3.智能門禁卡
2.IC卡的相關規范
IC卡是一種很規范的產品,不論其外形,還是其內部芯片的電氣特性,甚至于其應用方法都受一些較嚴格的協議控制。最基礎最重要的一套規范是ISO/IEC 7816協議。這套協議不僅規定了IC卡的機械電氣特性,而且還規定了IC卡(特別是智能門禁卡)的應用方法(包括COS中很多數據結構)。
除了7816協議之外,在各個可能應用IC卡的特定領域內還有一些更為具體的協議,比如在中國,金融領域制定PBOC規范,交通管理體系,社會福利體系都有其特定的規范。這些協議規范都是建立在7816協議基礎之上,且將7816協議加以具體化形成的。
當然,7816協議并不是獨立存在(定義)的,它里面有很多概念引自于其它一些相關的協議規范。比如在7816協議中有一些數據的組織采用了“BER-TLV”,而有關“BER-TLV”這個概念的詳細表述則是在IEC 8825 ASN.1協議中給出。由此可見7816協議并非完全獨出心裁,能夠采用規范的概念的場合就不自作主張。這使得各種協議規范形成一個嚴密的體系。
智能門禁卡智能門禁卡現廣泛應用于:電話預付費查詢卡、收費電話卡、身份、醫療保健卡、文件卡(儲者機密文件)、乖車購票卡、(公交系統)、公路收費卡、汽車加油卡、食堂飯卡、工資卡、賓館服務、娛樂樂消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