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海蘊含著非常豐富的風能資源,從初步研究成果來看,海上風能有著非常巨大的開發前景。尤其是東南沿海一帶,那里是全國的用電負荷中心,亦是風能資源豐富地區,有效風能密度在300W/m2以上,全年風速大于或等于3m/s的時數約為7000~8000h,大于或等于6m/s的時數為4000h。我國的風力發電潛在巨大的潛能,我們要如何合理充分的利用這一點呢,良好的測風塔布局會幫助我們事半功倍。那么要如何合理布局測風塔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一個風電場的建設通常配有一臺主測風塔(PM)和幾個輔助測風塔(SEM)。二者的最大區別在于高度和設備的不同,前者可以測量至風機輪轂及其以上的高度,后者的測量范圍則局限在風機輪轂的高度以內。兩類測風塔的測量面積大約都在直徑8km范圍內,因此測風塔之間的距離不要超過7km。
主測風塔的位置一定要安裝在預測的所建風電場邊界范圍的0.5海里以內,而且是在場址的盛行風向,對相關的障礙物也要做適度的分析。
考慮到測浪儀的安裝,測風塔最好定位于風電場海水最深處的0.5海里之內。主測風塔的高度為計劃使用的風機輪轂高度加上70%葉片的長度。隨著風電場規模和面積的不斷增大,為了盡可能獲得覆蓋整個風電場的風資源數據,有時還需要豎立多個輔助測風塔。每個測風塔的數據被分別評估,計算其不確定性,然后運用于所測場址的產能評估和載荷計算當中。
河北艾菲德塔業有限公司http://www.hebeitie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