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灌漿施工工藝
1、鉆孔和灌漿施工順序按先外后內,先深后淺;按分班分批流水施工;灌漿按先上后下分段施工。在施工中分2個班組(鉆探班和灌漿班),分批灌漿。
2、成孔要求:鉆孔直徑51mm,終孔不小于51mm,鉆進方法采用套管護壁鉆進。孔底沉渣厚度小于0.50m,花管長度為1.5m~3.0m,距孔底不大于0.30m。 3、灌漿方法:
a、每次灌漿以5~6個灌漿孔為一個批次,先外后內分期灌漿。每一期灌漿孔均采用分段灌漿,待一個灌漿段達到設計要求后提升花管不大于2.0 m,然后進行灌注下一注漿段,在提升花管時要求與已完成灌漿段重疊0.5m。
b、灌漿時,灌漿孔漿液必須調配均勻,灌漿壓力由低至高逐級加大,
且不大于0.4Mpa。各級壓力在同一灰水比條件下穩定3min方可加至下一級壓力。外圍孔漿液灰水比采用1:1,擴散半徑按2.0m計算,內側孔漿液初始灰水比采用1:1.1,當灌漿量大于4000kg/m時,壓力表壓力小于0.1Mpa。
c、灌漿結束標準:按限壓、限量的雙控標準,當灌漿壓力(孔口)達0.40MPa時即可停止灌漿。灌漿標準以灌漿孔以單位吸漿量<4L/min.m控制,穩定5min,但最大壓力不大于0.4MPa。 施工工藝流程如下:
鉆孔 →第一批次灌漿→拔管→第二批次灌漿→灌漿效果檢查 四、機械設備
五、對今后出現漏點的應急方案
經以上施工方案補強可杜絕北側坑壁的漏水現象,但不排除局部因地下情況存在較多障礙物,影響止水樁的施工質量所至的滲漏水現象,故制定應急方案如下:
1) 每日遣專人負責觀測基坑狀況,對發生滲漏水現象及時向上級
領導反饋信息。
2) 現場配置堵漏設備,一旦發現滲漏水現象按如上施工方案及時
進行封堵。
3) 加強施工現場控制,設定作業工作區,非施工機械禁止靠近基
坑作業。避免對止水帷幕的擾動。 六、安全文明施工
1、施工前做好各項工作準備。
2、施工機械和設備不得帶病運轉和超負荷作業,發現不正常情況應停機檢查,不得在運轉中修理。
3、作業車輛,作業機具的擺放全部嚴格置于施工段內,不得侵限,非作業車輛、機具停放在工作區線外場地內。
4、應及時對施工余泥廢料進行清理(應每班清除干凈),做到施工現場文明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