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東莞市華韻塑膠原料有限公司
聯系人:郭琳(小姐)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934235608@qq.com
聯系地址:東莞市樟木頭鎮奧園塑金國際16棟110室
郵編:523639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耐高溫PC/ABS德國拜耳
徳國拜耳PC+ABS Bayblend T65XF 良好的流動.
徳國拜耳PC+ABS Bayblend T85XF ROHS合規.
徳國拜耳PC+ABS Bayblend T88 GF10 玻璃纖維增強10%.
徳國拜耳PC+ABS Bayblend T88 GF20 玻璃纖維增強20%.
徳國拜耳PC+ABS Bayblend T88 GF-20 玻璃纖維增強20%.
徳國拜耳PC+ABS Bayblend T88 GF-30 玻璃纖維增強30%.
徳國拜耳PC+ABS Bayblend T88-2N 玻璃纖維增強10%
徳國拜耳PC+ABS Bayblend T88-4N 玻璃纖維增強20%
徳國拜耳PC+ABS Bayblend T90 HT 良好的流動性.
徳國拜耳PC+ABS Bayblend T90 MF20 礦物填料20%
徳國拜耳PC+ABS Bayblend T90 MF-20 礦物填料20%.
徳國拜耳PC+ABS Bayblend T95 MF 礦物填料9.0%
車內空氣污染源總結
通過以上幾點可知,車內空氣污染遠遠不止公眾熟悉的甲醛,還有各種苯系物、碳氫化合物等對人體造成嚴重威脅的多種物質。為此,解決車內空氣質量問題,任重而道遠。
有機物 無機物
苯
甲苯
二甲苯
乙苯
甲醛
乙醛
丙酮
苯乙烯
苯并(a)芘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硫
鹵代烴
鉛化物
顆粒物
微生物
世界各國車內空氣質量標準法規概述
目前車內空氣質量檢測,主要檢測有機物的濃度,世界其他各國對于車內空氣質量標準的要求不一,雖然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目前都以保護消費者為標準。詳見下表
國家 要求 備注
美國
美國環保局要求汽車制造廠所使用的材料必須申報,并必須經過環保部門審查以確保對環境和人體危害程度達到最低點后才能使用。
申報者一旦違反規定,將負擔巨額的罰款,還要召回產品清理污染,主要負責人甚至會被判刑。
德國
(1)汽車本身、裝在車內的塑料配件、地毯、車頂氈、沙發等需符合德國“藍天使”環保標志的要求。(2)車內裝飾,坐套墊、膠粘劑等裝飾材料含有的苯、甲醛、二甲苯等必須低于“德國三級車內環保標準”,比如車內甲醛含量不能超過0.08mg/m3。(3)汽車銷售前還必須經過有毒空氣釋放期。
德國鼓勵使用天窗。德國汽車非常重視車內空氣凈化器的配備,使用蜂窩回流式的空氣凈化器效果更明顯。
日本
日本機動車協會(JAMA)2005年發布了《小轎車車內空氣污染治理指南》,該指南也發布了JAMA建議的測試方法,在40°C的狀態下測量甲醛排放,然后開啟空調,控制目標是25°C,在該狀態下測量VOCs排放。
日本汽車廠商開發了除菌功能的新型汽車空調等,在出廠前,還有專人針對“車內味道”進行感官評價。
韓國
2007年6月5日,韓國建設部頒布了“新規制作汽車的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標準”,該管理標準規定了新生產車的揮發性污染物排放檢測方法和標準。
高檔車一般配備AQS空氣質量傳感器,一旦車外的空氣質量超標,AQS會自動切斷風門,阻止廢氣流入車內。
俄羅斯
在1999年制定并實施了P51206-98號“車輛車內污染物評價標準及方法”的國家標準。
對駕駛室中的CONONO2C3H4O的最高濃度分別作出限制,以控制車內空氣的污染。
澳大利亞
把車內環境列為室內環境,在制定標準時,把車內環境和辦公室、教室等并列。
中國
發布《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推薦標準。這項標準中,規定了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稀、甲醛、乙醛、這8種物質的濃度要求。它適用于新車,使用中的車輛也可參照。
此標準在制定時參考了國外標準,但不及歐盟、北美等地區嚴格。
行動:部分企業自主提高車內空氣質量
雖然我國還沒有像美國、德國那樣,從汽車制造過程中的材料、零部件方面這么細致的控制車內空氣質量的標準,但是如知名汽車廠商沃爾沃、材料廠商錦湖日麗等,已經從開始按照歐美標準來從源頭實現控制車內空氣質量。
比如沃爾沃汽車,推出的S60L,首先是水溶性隔音材料,從而徹底避免了傳統瀝青隔音材料的有害氣體污染。其次是IAQS車內空氣質量控制系統,可自動監測車內空氣質量,并控制空調進氣量。以及環保內飾材料的選擇,實現了車內“北歐般的空氣”。
有著中韓合資背景的材料廠商錦湖日麗,也推出了低VOC低散發的汽車環保內飾材料,從材料配方開始嚴格控制有機物的散發,并輔以真空包裝,大幅提高了材料的環保性能,已應用在主流汽車車型上。
有遠見的主機廠和材料廠商已經積極行動起來了,為了改善車內空氣質量而努力,同時也是贏得消費者認同的一劑良藥。為此,越來越多的主機廠和材料廠商已經跟進,相信在不久,也就是《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強制實施的那一天,新出廠的汽車將會以全新的姿態迎接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