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上海斌勤電氣技術有限公司
聯系人:康奎(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192061030@qq.com
聯系地址:上海市松江區三新北路1800弄(松江電子商務園區)
郵編:201501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6ES7953-8LF3O-OAAO
上海斌勤電氣技術有限公司;我公司支持上門處貨,提貨,送貨上門;
地 址:上海市松江區三新北路1800弄(松江商務電子園區)24號樓5005室
聯 系 人 :康經理;銷售與維修(銷售工程師)
S7單邊通信,僅需在客戶端側進行組態編程;服務器側CPU無需組態編程。
所以在編程組態和建立連接方面,S7-300PN口做客戶端,只需要在 S7-300CPU 側建立單邊連接,使用單邊編程方式 PUT,GET 指令進行通信。
所完成的通信任務:
S7-300 集成PN口CPU 作為客戶端讀取 對方S7 CPU中 DB1 的數據到 S7-300 的 DB3 中。
S7-300 集成PN口CPU 作為客戶端將本地 DB4 中的數據寫到 對方 S7 CPU中 DB2 中。
項目創建環境:TIA V13 SP1
新建項目并完成硬件配置(具體步驟請參見文檔:CPU硬件組態入門)
圖1. 組態設置子網
網絡組態
打開 “Network View(網絡視圖)” 配置網絡,首先點中左上角的“Connections(網絡)”圖標,選擇“S7 Connection(S7連接)”,然后選中300 CPU,右鍵選擇“Add new connection(添加新連接)”如圖所示。
圖2. 添加連接
然后在“Create new connection(連接)”窗口中,選擇“Unspecified”,然后點擊“Add”建立 S7 連接,如圖2.所示。
圖3.建立 S7 連接
“S7_Connection_1(S7_連接_1)”為建立的連接,選中連接,在屬性的“General(常規)”條目中填寫對方設備的IP地址,如下圖4.所示。
圖4. 定義連接對方的 IP 地址
圖5. 定義通訊雙方的 TSAP 號
注意:
通信的對方設備為
圖6. 連接 ID 號
注意:此處的ID號,將在編程的PUt,GET塊中填寫(16進制)
配置完網絡連接,編譯保存并下載。
圖7. 通訊連接狀態
指令塊編程
在 OB1 中,從“Instruction(指令)” >“Communication(通信)” >“S7 Communication(S7通信)”下,調用Get、Put通信指令,創建接收和發送數據塊 DB3 和 DB4,定義成 101 個字節的數組,程序調用如下圖8.所示。
圖8. 程序調用功能
功能塊管腳說明:
CALL “GET” | DB1 | //調用 GET,使用背景DB塊:DB1; |
REQ | M10.0+P沿 | //上升沿觸發或使用系統時鐘 ; |
ID | W#16#0001 | //連接號,要與連接配置中一致,創建連接時的連接號,如圖5.所示; |
NDR | M30.0 | //為1時,接收到新數據; |
ERROR | M30.1 | //為1時,有故障發生; |
STATUS | MW32 | //狀態代碼; |
ADDR_1 | P#DB1.DBX0.0 BYTE 10 | //從通信伙伴數據區讀取數據的地址; |
RD_1 | P#DB3.DBX0.0 BYTE 10 | //本地接收數據地址; |
CALL “PUT” | DB2 | //調用 PUT,使用背景DB塊:DB2; |
REQ | M10.0+P沿 | //上升沿觸發或使用系統時鐘 ; |
ID | W#16#0001 | //連接號,要與連接配置中一致,創建連接時的連接號,如圖5.所示; |
DONE | M30.2 | // 為1時,發送完成; |
ERROR | M30.3 | // 為1時,有故障發生; |
STATUS | MW34 | // 狀態代碼; |
ADDR_1 | P#DB2.DBX0.0 BYTE 10 | // 發送到通信伙伴數據區的地址; |
SD_1 | P#DB4.DBX0.0 BYTE 10 | // 本地發送數據區。 |
監控結果
通過在 S7-300 側編程進行 S7 通訊,實現兩個 CPU 之間數據交換,以S7-1200為例,結果如下圖。
圖9. 監控結果
當通信的對方CPU為S7-1200或S7-1500時,有如下步驟必須設置。
1. S7-1200,S7-1500用于通信存放數據的DB塊,必須設置為“非優化”(即默認的勾選取消掉)如圖10所示:
圖10. S7-1x00的數據塊非優化設置
2. S7-1200CPU固件V4.0以上和S7-1500CPU,在CPU屬性--->保護--->連接機制中,
勾選“允許從遠程伙伴...”,如圖1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