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礦主動降價,原本是一個利好的消息。但眼下的漲價潮讓正要為2011年鐵礦石談判做準備的中國鋼廠陷入迷茫。中國鋼鐵企業已經開始擔心,按照目前的鐵礦石價格行業進行下去,三大礦山公司一定會上調2011年一季度的鐵礦石價格。
河北鋼鐵集團邯鋼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說,從需求角度來看,節后的這一輪鐵礦石價格上漲是毫無道理的,強行上漲的力量主要來自貿易商和國內的礦山公司。這種只看眼前利益的推漲,是三大礦山公司希望看到的,最終受到傷害的是鋼鐵行業直縫焊管。
事實上,目前,國內使用進口礦的鋼鐵企業的定價模式至少存在長協、季度、月度、現貨四種模式。這一局面不僅導致目前的鐵礦石定價體系與中鋼協一直強調的統一價格模式相去甚遠,而且造成了國內鐵礦石價格體系2010年整年都處于混亂和被動的狀態。
眼下,部分鋼廠已經開始使用四季度的鐵礦石,對明年一季度的鐵礦石儲備已經開始做計劃和安排。前述天津的鐵礦石貿易商預測,節能減排運動即將過去,鋼廠即將迎來一個恢復生產的高峰。鐵礦石的需求量將會上升,價格能夠得到保證。 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國慶節前在大連表示,經過中方慎重研究認為,鐵礦石定價體系應該采取礦價與國內的熱軋、螺紋鋼等一次鋼材的市場價格掛鉤的機制才是合理的直縫焊管。單尚華的這一表態,意味著中鋼協已經開始對2011年鐵礦石談判率先開出條件。
單尚華稱,鐵礦石價格應該與鋼材的“一次材”價格掛起鉤來,鐵礦石不是最終商品,只通過“一次材”才體現其價值。“一次材”一般包括熱軋、螺紋鋼線材等鋼材品種。
盡管單尚華認為目前的季度定價體系不合理,而且礦商和鋼企也都存在較大分歧,但他同時評價稱,鐵礦石由年度定價改為季度定價能夠規避雙方風險,可能是一種明智選擇。這是中鋼協的主要負責人首次在公開場合評價季度定價的“合理性”。
進入2010年之后,鐵礦石定價方式由原來的年度定價變為季度定價,參照現貨價格制定鐵礦石價格,這種方式下,鐵礦石的價格就沒有什么談判余地了,談判不再像以前那么頻繁和激烈,可以說是逐漸被淡化了直縫焊管。
但問題在于,正是由于談判被逐漸淡化,鐵礦石現貨價格才對中國鋼鐵企業變得尤為關鍵。因為這將直接決定三大礦山公司對下季度的定價。遼寧北臺鋼鐵集團副總經理遲秀斌說,如果按照現行的季度定價模式,的確不用談判,將這一季度的價格套入公式一計算,就是下一季度的了,非常準直縫焊管。
遼寧北臺鋼鐵集團副總經理遲秀斌說,目前采取的是基于指數的季度定價模式,本季度的價格將直接決定下一季度的協議價直縫焊管。中國使用的鐵礦石價格不斷推高,會讓鋼廠下個季度更為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