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大城縣銘博數控設備廠
聯系人:劉經理(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1308219891@qq.com
聯系地址:河北省大城縣南開發區
郵編:556655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茂名全自動等離子切割機制造廠家茂名全自動等離子切割機
產品詳情
價格:16000元/臺 小采購量:1 品牌/型號:銘博/1325 產品別名:鋼板切割機
產品介紹
等離子切割機
品牌/型號:1325
產品別名:鋼板切割機
產品用途:專業鋼板切割
機器重量:850(kg)
等離子源:國產或進口
電壓:380(V)
推薦加工厚度:15-22(mm)
安裝:3000mmx4000mm
工作范圍:1400X2500MM
類型:等離子切割機
等離子切割機型號1325產品別名切割機產品用途切割,制作工作范圍1400X2500安裝3000mmx4000mm機器重量850(kg)等離子源國產或進口電壓380(V)推薦加工厚度≤18(mm)大切割厚度≤22(mm) 工作臺面積 1627×3100mm
工作行程 1400×2500mm
電源電壓 三相380V±10% 50HZ
輸入電流 13A
額定輸出電流 63A
電流調節范圍 20-63A
空載電壓 270V
額定負荷率 60%
工作 式/非
空氣壓力 0.3-0.5Mpa
佳切割厚度 ≤18mm
大切割厚度 ≤22mm
氣滯時間 10S 1、橫梁采用輕型結構設計,該結構具有剛性好,自重輕,運動慣量小等特點。
2、龍門式結構,Y軸采用同步雙電機雙驅動以及X.Y.Z三軸采用雙直線導軌,傳動平穩,運行精度高。
3、具有切割時割炬隨鋼板高低不平而自動調高的功能,保證切割時割炬與鋼板的距離一致,從而保證了切割。
4、可切割任意復雜圖形,切割速度快,高。
5、脫機抗能力強。
6、自身煙塵處理,更換保。注:本報價切割厚度為0-5MM
追求更高的轉換效率,更低的度電成本一直是光伏制造端技術進步的驅動力。在行業大范圍選取PERC電池技術作為組件主流技術后,上海光伏展上,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隆基樂葉”)基于單晶硅片PERC雙面發電技術推出新品Hi-MO2為組件的發展再立標桿。
有業內人士透露,PERC技術是未來3——5年內的主流電池技術,而雙面PERC電池通過略微改變電池結構,在成本上與單面PERC產品相差無幾,這一技術勢必將成為PERC組件的未來發展趨勢。
單晶硅片使氫鈍化表現更優
產品路線的選取對于技術先導型企業而言關乎輸贏,光伏行業的發展自然也不例外。
擁有更高純度的單晶硅系列產品,在光伏行業由常規組件向組件過度進程中表現出明顯優勢。
據了解,量產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 可達21%以上,
隆基樂葉總裁李文學表示:“諸多新技術的疊加是組件提高轉換效率的重要手段。單晶硅片整齊的晶體結構在PERC、雙面、鈍化等電池及組件新技術的應用上將發揮出先天優勢。”基于對單晶硅片路線的準確定位,2016年全行業單晶PERC產能急速增長,單晶PERC成為主流組件生產企業產線布局的必然選擇。
與此同時,單晶組件效率不斷攀升。
在電池正面功率達到21%的基礎上,Hi-MO2背面受光可帶來明顯的功率增益,如背面發電增加10%,PERC雙面組件的折算功率可達:60片330瓦 (正面305瓦)、72片為396瓦(正面365瓦)。
隆基樂葉產品副總裁呂俊表示:“PERC雙面綜合效率達23%以上。隆基樂葉新品Hi-MO2雙面發電組件采用雙面PERC技術,在保障組件正面功率(72型:360/365瓦)的情況下使其具有了背面受光發電的能力。
尤其適用于水面、雪地及經反光處理的地面與屋面條件,可顯著提高發電量。”基于PERC電池的雙面發電技術并不玄妙。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StuartWenham表示:“由于PERC技術可以就電池正、背面進行鈍化處理,利用氫鈍化技術為PERC電池背面發電提供可能。也就是說,氫鈍化技術應用在PERC雙面電池上是技術方案。”原本以降低初始光衰為初衷引入的氫鈍化技術,在效率提升上亦發揮出不可小覷的作用。李文學介紹說:“這正是市場趨同走單晶技術路線的主要原因。在未來電池及組件效率提升中,單晶依然會不負眾望。”據了解,在氫鈍化技術作用下,雙面PERC首年光衰已控制在2%以內。
StuartWenham強調:“需要注意的是,雙面PERC+氫鈍化技術的實施需要質量較高的硅片。為了確保鈍化效果,單晶 硅片是雙面PERC+氫鈍化技術應用的選擇。”
攻破衰減難題
全球雙面電池研究由來已久,2016年,國內針對更為精細化的P型PERC雙面電池研發熱潮隨即拉開。一場關于P型PERC雙面技術的產業化推動,隆基樂葉、天合光能、晶澳等企業投入其中。
上海交通大學沈文忠教授表示:“正是產業高度融合加快了雙面PERC技術的發展。目前,雙面PERC在成本上與單面PERC相差無幾。對于傳統PERC技術而言,雙面PERC現有工藝都能夠與之完全兼容。”不能忽視的是,硅片工藝的進步為雙面PERC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立足于單晶硅效率提升的道路不僅越走越順暢,而且在初始光衰的問題上也獲得了突破。
據隆基樂葉產品營銷總監王夢松介 紹說,隆基樂葉的單晶組件在硅片端采用低氧硅片及特殊處理,在電池端采用LIR(光致再生)技術,解決了單晶初始衰減的問題,雙玻封裝技術使Hi-MO2具有30年功率質保,
眾所周知,在加熱光照條件下,單晶組件效率短時間內會先下降后上升,而LIR技術正是用高光強高溫加速此過程,短時間內修復單晶硅B-O(硼氧復合體)引起的光衰,且后續光照穩定不再有B-O衰減,解決了B-O引起的晶硅組件衰減問題。
據了解,采用LIR技術的隆基樂葉Hi-MO1產品已經達到首年衰減低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