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三线在线,亚洲久草在线视频,9久re热视频在线精品,久久久xxx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
產品價格:¥1(人民幣)
  • 規格: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
  • 發貨地:杭州市
  • 品牌:
  • 最小起訂量:1支
  • 誠信商家
    會員級別:鉆石會員
    認證類型:企業認證
    企業證件:通過認證

    商鋪名稱:安徽天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人:楊經理(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ygq5118@163.com

    聯系地址:安徽省天長市仁和南路20號

    郵編:2393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商品詳情
      火力發電廠熱工儀表及控制
      裝 置 監 督 條 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電力部
      關于頒發《火力發電廠熱工儀表及
      控制裝置監督條例》的通知
      (83)水電電生字第73號
        隨著發電廠高參數、大容量機組的大量采用,對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要求越來越高。為加強熱工監督工作,保證機組安全、經濟運行,適應電力工業發展的需要,我部組織制訂了《火力發電廠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監督條例》,現頒布執行。各電力生產、建設單位均應認真貫徹執行。必要時,各單位可根據本條例的規定,制訂實施細則。對本條例在執行中發現的問題和意見,請隨時報告我部。 
       

         杭州天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業務聯系人:楊經理

      電話:0550-7530169

      手機:18655013377

      郵箱:tkygq888@163.com

                                                                                                                               1983年8月31日

      1 總   則
      1.1 對熱力設備及系統的熱工參數進行檢測的儀表稱為熱工儀表;對熱力設備及系統的工藝過程進行調節、控制、保護與連鎖的裝置稱為熱工控制裝置。本條例對熱工儀表及熱工控制裝置統稱為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
      1.2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是保障機組安全啟停、正常運行和故障處理的重要技術裝置,是促進安全經濟運行、文明生產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各級領導及熱工專業人員應切實做好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監督工作,使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在電力生產中充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1.3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監督的任務是:通過對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進行正確的系統設計、安裝調試,以及周期性的與日常的檢驗、維修和技術改進等工作,使之經常處于完好、準確、可靠狀態,以保障機組安全經濟運行。
      1.4 本條例是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監督工作的依據,各有關設計、安裝、運行單位可根據本條例制訂實施細則,認真貫徹執行。
      2 監 督 范 圍
      2.1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監督的范圍包括:
        a.儀表檢測及顯示系統;
        b.自動調節系統;
        c.保護連鎖及工藝信號系統;
        d.程序控制系統;
        e.量值傳遞系統。
      2.2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內容如下:
        a.檢測元件(熱電偶、熱電阻、孔板、噴嘴、平衡容器及其他一次傳感器等);
        b.脈沖管路(一次門后的管路、支架和閥門等);
        c.二次線路(補償導線、補償盒、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電纜、支架、二次接線及端子排等);
        d.二次儀表及控制設備(指示、記錄、累計儀表,巡測裝置,調節器,操作器,執行器,運算單元,轉換單元及輔助單元等);
        e.保護連鎖及工藝信號(保護或連鎖用繼電器、信號燈及音響裝置等);
        f.程序控制裝置(程序控制器,程序控制用閥門電動、氣動裝置及開關信號裝置等);
        g.標準計量器(標準鉑銠-鉑熱電偶,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標準水銀溫度計,標準活塞壓力計及精度等級不低于0.4級的標準壓力表、標準轉速表校驗裝置、標準振動表校驗裝置等)。
      3 監督機構及職責分工
      3.1 水電部西安熱工研究所作為水電部主管電力系統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監督的技術歸口職能機構,在部領導下開展工作。其職責是:
      3.1.1 指導全國電力系統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監督工作,負責組織制訂和健全相應的技術規程制度;
      3.1.2 組織和協調電力系統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技術情報交流,研究和推廣新技術;
      3.1.3 在國家計量部門的指導下,協助檢查電管局電力試驗研究所計量傳遞工作開展情況,督促標準計量器按期檢定和正確使用,進行計量人員考核,并對存在的技術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3.1.4 統一熱工計量標準,參加熱工計量方面重大技術成果的鑒定;
      3.1.5 對電力系統一級熱工試驗室的標準計量器配備提出意見;
      3.1.6 參加300MW及以上機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系統設計審查工作,以及新型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鑒定工作。
      3.2 各電管局、省(市、區)電力局是本網、本局系統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監督工作的領導機構。網局、省局以及電力建設局應設有專職工程師負責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監督管理工作。各電管局、省電力局的職責是:
      3.2.1 貫徹執行水電部有關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監督工作的各項指示和部頒規章制度;
      3.2.2 掌握本網、本局系統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監督情況、督促、檢查和推動本網、本局系統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監督工作,提高專業管理工作水平;
      3.2.3 領導召開本網、本局系統每年度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專業工作會議,聽取工作匯報并確定下年度熱控專業工作重點。
      3.3 電力試驗研究所(電建調試所)是各主管局領導下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監督的職能機構,其職責是:
      3.3.1 貫徹執行上級有關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監督的指示和規定,指導和推動本地區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監督工作;
      3.3.2 協助和指導本地區電廠和電建施工單位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技術改進工作,分析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使用情況,解決存在的關鍵性技術問題;
      3.3.3 組織制訂和健全本網、本局地區性的有關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規程制度和“熱工自動調節系統運行質量指標”,推廣新技術、新工藝,組織專業經驗交流和培訓工作;
      3.3.4 組織對本地區電廠和電建施工單位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評比與現場抽 檢;
      3.3.5 負責執行熱工量值的傳遞工作;
      3.3.6 按時完成“三率”統計分析工作,每年對監督工作進行一次總結,并對下一年度的重點工作提出意見,經年度熱工監督工作會議討論后,訂出正式計劃,組織力量貫徹執行;
      3.3.7 參加本地區電廠新建機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設計審查,負責組織或指導新裝機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調試工作,并隨時向上級反映有關開展本專業工作的建議。
      3.4 發電廠、電建工程處是電力系統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監督工作的基層單位,各有關職能科室、車間、工地及有關人員應共同把本單位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監督工作做好,其職責分工如下:
      3.4.1 總工程師室或生技科(技術科或質量檢查科)熱工專責(或兼職)人員的職責:
      3.4.1.1 在總工程師或生技科(技術科或質量檢查科)科長領導下,貫徹執行上級有關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監督的指示和規定,指導和推動本廠(本工程處)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監督工作。
      3.4.1.2 制訂本廠(本工程處)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年度(或每期工程)改進計劃,協調熱工車間(工地)與其他車間(工地)共同做好有關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監督工作。
      3.4.1.3 檢查熱工車間(工地)工作的進行情況,參加本廠(本工程處)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設備事故和責任事故的調查分析。
      3.4.1.4 分管本廠(本工程處)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備品配件計劃的審核,負責本廠(本工程處)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大修(分部安裝)標準和非標準項目的驗收。
      3.4.1.5 參加本廠(本工程處)新建和擴建工程機組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統設計的審查。
      3.4.2 電廠熱工車間和電建工程處熱控工地在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監督工作中的主要職責:
      3.4.2.1 貫徹執行上級頒發的有關規程制度。熱工車間每年至少總結一次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監督條例的執行情況,每季度填報一次“三率”(即完好率、合格率、投入率)統計報表,并將上述總結和報表及時報送主管局和電力試驗研究所。熱控工地在每期工程竣工后應總結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監督條例的執行情況,并及時報送主管局和電建調試所(電力試驗研究所)。
      3.4.2.2 建立和健全本車間(本工地)各項規章制度。做到文明生產,開展技術革新,加強技術培訓(包括對機組運行人員進行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基礎知識培訓),提高專業工作水平。
      3.4.2.3 熱工車間應做好本廠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檢驗、維修、調試和驗收保管工作,不斷提高“三率”指標,為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創造更好的條件。熱控工地應負責對所承擔工程中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系統施工圖紙的審查和施工技術交底;做好工程項目內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保管、校驗、安裝和所分工管轄設備的調試投入工作;做好工程竣工時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交付工作。
      3.4.2.4 參加本廠(本工程)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事故調查分析,制訂反事故措施,并按規定上報。
      3.4.2.5 熱工車間應參加本廠新建和擴建、改建機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系統設計審查與驗收工作。
      3.4.2.6 定期送檢標準儀器儀表設備,做好本廠(本工程)的熱工量值傳遞。
        各發電廠、電建工程處的熱工車間或熱控工地與機、電、爐、燃料、化學各專業之間,應根據組織機構的設置情況,制訂明確的職責分工條例。
      4 施 工 監 督
      4.1 新裝機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系統設計和設備選型工作應貫徹積極穩妥的方針,凡設計采用的設備和系統在安裝、調試后,應能可靠地應用于生產中,并發揮效益;凡未取得國家、部級或部主管局鑒定合格證的重要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不得正式納入工程選用范圍。如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必須在新建工程中進行工業性試驗時,應按其重要性分別經水電部或主管電管局、電力局正式批準,并在工程初步設計中予以明確,由電建單位配合做好工業性試驗工作。
        工程中試驗性項目的設備,應列入訂貨清冊并作出概算,按規定畫出施工圖并進行安裝、調試。
      4.2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系統施工圖紙的會審應按《電力建設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制度》中的有關規定進行。施工前應全面對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統的布置以及電纜接線、盤內接線和端子排接線圖進行核對,如發現差錯或不當處,應及時提出修改圖紙并做好記錄,以減少臨時變更。
      4.3 待裝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應按SD1/Z901-64《電力工業未安裝設備維護保管規程》及其他有關規定妥善保管,防止破損、受潮、受凍、過熱及灰塵侵污。施工單位質量檢查負責人和熱工安裝技術負責人應對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保管情況進行檢查監督。
        凡因保管不善或其他失誤造成嚴重損傷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必須上報總工程師并及時通知生產單位代表,確定處理辦法。
      4.4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統施工前必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以便科學地組織施工,保證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統的安裝和調試質量。
      4.5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統施工中若發現在圖紙審核時未能發現的設計差錯,且設計代表又不在現場時,對于非原則性的設計變更(如二次回路端子排的少量變更),可經施工單位熱工技術負責人同意和作出記錄后進行施工,并在一周內通知設計單位復核追補設計變更手續。對于較大的設計變更,須有設計變更通知方可進 行施工。
      4.6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統施工中的高溫、高壓部件安裝及焊接工作,應遵照部頒DJ56—79《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管道篇)》SDJ51—82《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火力發電廠焊接篇)》的規定進行施工和檢查驗收。
      4.7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統的施工質量管理和驗收,必須嚴格貫徹《電力建設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制度》和DJ57—79《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篇)》。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在投入運行前,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校驗、調試并作記錄,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
      4.8 校驗和調試用的標準儀器、儀表,必須合格,符合儀器、儀表等級規定,凡無有效的檢定合格證者,不得使用。標準儀器、儀表的量值傳遞,按本監督條例第七章有關規定進行。
      4.9 新裝機組試運行前應編制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統的試運行計劃,計劃應詳細規定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統在新裝機組分部試運行和機組整套啟動兩個階段中應投入的項目、范圍和質量要求,以及必須保證的調試總時間。
      4.10 新裝機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統的啟動驗收應遵照部頒《火力發電廠基本建設工程啟動驗收規程》進行。在機組分部試運行時,與試運行設備直接有關的熱工儀表、遠方操作裝置、熱工信號、保護與連鎖應及時投入。在進行機組整套啟動72h的試運行時,除需生產期間提供條件方可進行調試投入的自動調節和控制系統外,其他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均應按設計項目全部投入,以保障機組安全和對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設備、系統設計和施工質量進行考驗。
      4.11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統試運行期間,應有專責人員維護管理。試運行中的儀表盤(臺)進行施工作業時,應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并有專人監護。
      4.12 施工單位應按部頒《火力發電廠基本建設工程啟動驗收規程》的規定,將設計單位、設備制造廠家和供貨單位為工程項目提供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統的技術資料、圖紙和施工校驗、調試記錄以及有關檔案等全部移交生產單位。
      4.13 新裝機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統的調試工作由電管局、電力局設立的專門機構或委托的有關單位負責承擔。在新裝機組的試運行階段,調試、生產、施工等單位和系統調度應相互協作,做好在機組各種工況運行條件下熱工自動調節系統和控制、保護裝置的調試與投入工作。
      5 運 行 監 督
      5.1 運行中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5.1.1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應保持整潔、完好,標志應正確、清晰、齊全;
      5.1.2 儀表指示誤差應符合精確度等級要求,儀表反應靈敏,記錄清晰;
      5.1.3 由調節器控制的重要運行參數應有越限報警或監控保護裝置,在調節器正常運行工況下,被調量不應超出“熱工自動調節系統運行質量指標”的規定范圍,在擾動后被調量應能迅速恢復正常值;
      5.1.4 信號光字牌應書寫正確、清晰,燈光和音響報警應正確、可靠;
      5.1.5 操作開關、按鈕、操作器及執行機構手輪等操作裝置,應有明顯的開、關方向標志,并保持操作靈活、可靠;
      5.1.6 熔斷器應符合使用設備及系統的要求,應標明其容量與用途;
      5.1.7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盤內、外應有良好的照明,應保持盤內、外整潔。
      5.2 主要檢測儀表、自動調節系統、熱控保護裝置(見附錄A)應隨主設備準確可靠地投入運行,未經有關領導批準不得無故停運。因主設備及其系統問題造成主要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停運,該主設備不能定為一類設備。
      5.3 對運行中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熱工值班人員每天至少巡檢一次,并將巡檢情況記錄在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運行日志上。
      5.4 運行中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不得任意調整、撥弄或改動。如必須對運行中的熱工儀表或控制裝置進行調整時,應在“運行卡片”(運行日志)上做好記錄。
      5.5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在運行中發生異常或故障時,機組運行值班人員應加強對機組監控,防止事態擴大,并及時通知熱控人員處理和做好記錄。
      5.6 運行中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需停運檢修或處理缺陷時,應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
      5.7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用過的記錄紙,應注明用途和記錄日期,由熱控車間集中保存,保存時間不少于3個月;遇有反映設備重大缺陷或故障的記錄紙,應由生技科建檔保存。
      5.8 未經廠部總工程師批準,運行中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盤面或操作臺面不得進行施工作業。
      5.9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電源不得作照明電源或動力設備電源使用。
      5.10 主要熱工儀表應進行定期現場校核試驗,主要熱工儀表的綜合誤差應不大于該系統綜合誤差的2/3,主蒸汽溫度表和主蒸汽壓力表在常用段范圍內的誤差應不大于其精確度的1/2。
      5.11 熱工人員應經常聽取機組運行人員的意見,并根據有關記錄及時分析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運行情況,不斷提高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運行水平。
      5.12 因主設備或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設備缺陷,或因設計不當且無法彌補及運行方式改變而不再需要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應由電廠總工程師批準并報主管局和電力試驗研究所,經核定同意,方可不進行“三率”統計。
      6 檢 修 監 督
      6.1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大、小修一般隨機、爐檢修同時進行。檢修前應編制檢修計劃和檢修定額,并做好準備工作。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大、小修后所需的總調試時間,廠部應列入檢修計劃給予保證。主要改進項目應先作出設計,并經廠部批準。
      6.2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檢修,應嚴格執行檢修計劃,不得漏項。檢修、校驗和調試均應按有關規程和規定進行,并符合檢修工藝要求,做到文明檢修。
      6.3 對隱蔽的熱工檢測元件(如孔板、噴嘴和溫度計等),應按計劃檢修周期在機組大修中進行拆裝檢查,并作出檢查記錄。
      6.4 檢修工作結束后,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盤(臺)的底部電纜孔洞必須封閉良好,必要時應覆蓋絕緣膠皮。
      6.5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檢修后,熱工車間應嚴格按有關規程和規定進行分級驗收,并對檢修質量作出評定。屬于主設備的控制與保護裝置(如汽輪機串軸、脹差傳感器等),應由主設備所屬車間會同熱工車間共同驗收。
      6.6 檢修后的熱工儀表檢測系統,在主設備投入運行前應進行系統聯調,其系統綜合誤差應符合要求。
      6.7 檢修后的熱工自動調節系統,在主設備投入運行后應及時投入運行,并作各項擾動試驗,其調節質量應符合“熱工自動調節系統運行質量指標”要求。
      6.8 檢修后的熱工程序控制、信號、保護和連鎖裝置,應進行系統檢查和試驗,確認正確可靠,方可投入運行。
      6.9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檢修、改進、校驗和試驗的各種技術資料以及記錄數據、圖紙應與實際情況相符,并應在檢修工作結束后15天內整理完畢歸檔。
      7 量 值 傳 遞
      7.1 電力系統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量值管理建立四級管理體制,即部、電管局、省(市、區)電力局、電廠(電建工程處)四級;量值傳遞建立三級傳遞系統,即電管局電力試驗研究所、省(市、區)電力局電力試驗研究所、電廠(電建工程處)三級。
      7.2 水電部西安熱工研究所是電力系統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量值傳遞的管理職能機構,建立一級試驗室標準,其標準計量器受國家計量部門傳遞監督。
      7.3 電管局電力試驗研究所是本電網電力部門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常用熱工量值傳遞的管理職能機構,建立一級試驗室標準,其標準計量器受國家計量部門指定的大區計量局工作基準傳遞,同時接受水電部西安熱工研究所的監督。
        電管局電力試驗研究所除對本電網直屬廠和電建調試單位進行量值傳遞和監督外,還負責對本電網、本地區省(市、區)電力試驗研究所的二級試驗室標準計量器進行傳遞監督。
      7.4 省(市、自治區)電力試驗研究所是本省(市、自治區)電力部門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常用熱工量值傳遞的管理職能機構,建立二級試驗室標準,其標準計量器受電管局電力試驗研究所的傳遞監督。
        省(市、自治區)電力試驗研究所負責對本省(市、自治區)發電廠、電建單位的三級試驗室標準計量器進行傳遞監督。
      7.5 發電廠、電建工程處是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量值傳遞的基層單位,建立三級試驗室標準(工業級標準),其標準計量器受主管局電力試驗研究所的傳遞監督。
        發電廠(電建工程處)負責對本廠(本工程處)工業用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校驗和監督。
      7.6 標準計量器應按規程規定進行周期檢定。檢定計劃應由上一級傳遞單位按年度制訂,并在檢定年度開始一個月以前下達下一級執行。
      7.7 編制標準計量器周期檢定計劃時,應聽取下一級的意見和要求。檢定計劃一經制訂下達,應嚴格執行,不得任意推延或不送檢。如有變更,應事先聯系修 訂計劃。
      7.8 標準計量器超過檢定周期尚未檢定者,即視為失準。失準的標準計量器不允許用作量值傳遞。
      7.9 標準計量器應有檢定、維護規程,有效的檢定合格證書,制造廠的出廠技術證明書和技術檔案。
      7.10 標準計量器檢定人員必須熟悉所使用的標準計量器的原理和檢定、維護規程(兼管修理的檢定人員,應掌握修理工藝及熟悉有關的規程),并由上一級計量監督單位考核,考核合格發給合格證書后,才能從事標準計量器檢定工作。
        標準計量器檢定人員應定期考核,脫離檢定崗位一年以上者,必須經過考核合格,才能恢復檢定工作。
      7.11 標準計量器的檢定合格證書中,除列出各項技術數據外,還應注明檢修、調整的主要內容。如檢修者和檢定者不是同一人員,應在證書上分別注明并簽章,以示負責。
      7.12 標準試驗室應有防塵、恒溫、恒濕設施;室內應保持整齊清潔,光線充足,沒有振動和強磁場干擾;室溫應保持20±2℃,相對濕度不大于80%。
        標準試驗室應有緩沖間。檢定人員在標準試驗室工作時,必須穿戴專用鞋、帽和白色工作服,服裝應整齊清潔。
      8 技 術 管 理
      8.1 發電廠熱工車間和電建工程處熱控工地應根據本條例和有關規定,結合本單位工作情況制訂和執行下列相應的規程制度:
        a.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檢修規程;
        b.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調試規程;
        c.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運行維護規程;
        d.精密儀器儀表操作(使用)規程;
        e.安全工作規程;
        f.崗位責任制度;
        g.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現場巡回檢查和清潔制度;
        h.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檢修工作票制度和驗收制度;
        i.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現場定期校驗制度;
        j.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缺陷和事故統計管理制度;
        k.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設備、零部件、工器具和材料管理制度;
        l.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評級統計細則;
        m.熱工自動調節系統運行質量指標;
        n.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技術資料、圖紙管理制度;
        o.培訓制度。
      8.2 發電廠熱工車間(電建工程處熱控工地)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全廠(工程處)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設備清冊和主要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設備技術檔案。清冊和檔案應包括:
        a.全廠(工程處)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設備的清冊、出廠說明書以及校驗、調整與試驗記錄;
        b.試驗室用儀器儀表設備清冊、出廠說明書以及歷次校驗記錄(證書);
        c.全廠機組及系統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統圖、原理圖和實際接線圖;
        d.全廠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電源系統圖;
        e.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常用部件(如熱電偶保護套管和插座等)的加工圖;
        f.流量測量裝置(如孔板、噴嘴等)的設計計算原始資料;
        g.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運行日志(包括運行巡視記錄、維修和故障處理記錄、系統改進記錄)。
      8.3 電管局電力試驗研究所、省(市、自治區)電力試驗研究所應建立和健全下列技術檔案:
        a.所屬各單位標準計量器和主要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清冊,標準計量器定期檢定情況和記錄;
        b.所屬各單位熱控專業人員技術水平狀況;
        c.所屬各發電廠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三率”情況及存在問題;
        d.所屬各單位主要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事故分析及改進措施。

      附錄A 發電廠主要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

        發電廠主要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系指關系機組及熱力系統安全、經濟運行狀態的監控用儀表、調節、控制和保護裝置。各發電廠應根據本廠各機組及熱力系統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實際配備情況,參照下列劃分項目對全廠主要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進行統計造冊。
      A1 主要檢測儀表
      A1.1 鍋爐方面
        汽包低置水位表,汽包飽和蒸汽壓力表,主蒸汽壓力表、溫度表、流量表,再熱蒸汽溫度表、壓力表,主給水壓力表、溫度表、流量表,直流爐中間點蒸汽溫度表,直流爐汽水分離器水位表,排煙溫度表,煙氣氧量表(二氧化碳表),爐膛壓力表,磨煤機出口混合物溫度表,煤粉倉煤粉溫度表,煤秤(軌道衡、皮帶秤),燃油爐進油壓力表、流量表,燃氣爐進氣壓力表、流量表,過熱器管壁溫度表,再熱器管壁溫度表,過熱蒸汽導電度表,飽和蒸汽導電度表,高壓爐爐水導 電度表。
      A1.2 汽機、發電機方面
        主蒸汽壓力表、溫度表、流量表,再熱蒸汽溫度表、壓力表,各級抽汽壓力表,監視段蒸汽壓力表,軸封蒸汽壓力表,汽輪機轉速表,輛承溫度表,軸承回油溫度表,推力瓦溫度表,排汽真空表,排汽溫度表,調速油壓力表,潤滑油壓力表,供熱流量表,凝結水流量表,凝結水導電度表,軸承振動表,汽缸轉子膨脹差指示表,汽缸及法蘭螺栓溫度表,發電機定子線圈及鐵芯溫度表,發電機氫氣壓力表,氫氣純度表,發電機定子冷卻水導電度表。
      A1.3 輔助系統方面
        除氧器蒸汽壓力表,除氧器水箱水位表,除氧器給水氧量表,給水泵潤滑油壓力表,高壓給水泵軸承溫度表,熱網送水母管水溫度表,熱網送水流量表,化學水處理混合離子交換器出水導電度表,化學水處理陰離子交換器出水導電度表,化學水處理并聯除鹽系統陽離子交換器出水導電度差示表。
      A2 主要自動調節系統
        汽包水位調節系統,主汽溫度調節系統,主汽壓力調節系統,送風調節系統,吸風調節系統,汽機旁路調節系統,汽機凝汽器水位調節系統,高壓加熱器水位調節系統,除氧器壓力及水位調節系統。
      A3 主要熱控保護裝置
      A3.1 鍋爐方面
        飽和蒸汽壓力保護,過熱蒸汽壓力保護,汽包水位保護,燃油快關保護,燃氣快關保護,爐膛滅火保護,爐膛壓力保護,直流爐斷水保護,控制氣源壓力保護。
      A3.2 汽輪機、發電機方面
        汽輪機軸向位移保護,汽輪機超速保護,汽輪發電機大軸撓度(偏心度)保護,汽缸轉子差脹保護,潤滑油壓保護,汽輪機排汽真空(背壓)保護,汽輪機進水保護,高壓加熱器水位保護,抽汽逆止門保護,汽輪機旁路保護,水內冷發電機斷水保護,控制氣源壓力保護。

      附錄B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三率”統計辦法
      B1 完好率
      B1.1  
      B1.2  
      B1.3  
      B2 合格率

      B3 投入率
      B3.1  
      B3.1.1 全廠熱工自動調節系統總數按原設計的系統數統計,經主管局審定批準拆除或停用的調節器及系統可從原設計數目中扣除。
      B3.1.2 熱工自動調節系統因下列原因停用者,不影響其投入率的統計:
        a.機組在熱備用狀態時;
        b.機、爐進行試驗,必須停用自動調節器時;
        c.機、爐運行暫時不正常,必須停用自動調節器時。
      B3.2  
        全廠保護裝置總數按原設計的系統數統計,經主管局審定批準拆除、停用的保護裝置可從原設計數目中扣除。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三率統計報表格式見表B1、表B2、表B3,匯總表格式見表B4。
      表B1 廠 年 季 主要熱工儀表完好率 / 校驗合格率統計表
      主要儀表    項目
         儀 表 類 別    抽 校 儀 表    備   注
         一類    二類    三類    合格    不合格    
      主蒸汽壓力表    記錄                        
         指示                        
      主蒸汽流量表    記錄                        
         指示                        
      汽包低置水位表    記錄                        
         指示                        
      …                            
                                 
      合   計                            
      ;  
        生技科:(蓋章)         熱工主管:           班長:
                                                  制表日期:19 年 月 日
      表B2 廠 年 季 熱工自動調節系統完好率 / 投入率統計表
      調節系統    項目
         設計安
      裝臺數    實際統
      計臺數    投入
      臺數    自 動 類 別    備   注
                     一類    二類    三類    
      給 水 系 統                             未統計的自動裝置:
      主汽溫度調節系統                            
      主汽壓力調節系統                            
                                 
      合   計                            
         
        生技科:(蓋章)         熱工主管:           班長:
                                                  制表日期:19 年 月 日
      表B3 廠 年 季 熱工保護裝置完好率 / 投入率統計表
      保護裝置    項目    
         設計安
      裝臺數    實際統
      計臺數    投入
      臺數    保護分類    正確動
      作次數    誤動
      次數    備   注
                     一類    二類    三類            
      汽輪機軸向位移                                     未統計的保護裝置:
      汽輪機超速                                    
      潤滑油壓低                                    
                                         
      合     計                                    
      ;  
        生技科:(蓋章)         熱工主管:           班長:
                                                  制表日期:19 年 月 日
      表B4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匯總表

        制表單位:                         制表日期:19 年 月 日

      附錄C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評級標準

      C1 評級原則
      C1.1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應結合機組檢修,與主設備同時進行定級。
      C1.2 由于主設備缺陷而影響熱工自動調節設備不能正常投入運行時,不影響調節設備進行定級。
      C1.3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必須在消除缺陷,并經驗收評定后方可按標準升級。
      C1.4 儀表測量系統的綜合誤差按方和根誤差計算,各點校驗誤差不應大于系統綜合誤差;主蒸汽溫度表、壓力表常用點的校驗誤差,應小于系統綜合誤差的2/3。
      C1.5 熱工自動調節設備的投入累計時間占統計周期時間的80%以上方可列為投入設備;熱工自動保護設備應能隨主設備同時投入運行。
      C1.6 熱工自動調節系統的調節質量應符合“熱工自動調節系統運行質量指標”的要求。
      C2 評級標準
      C2.1 熱工檢測儀表
        一類:
        a.儀表測量系統綜合誤差符合評級原則C1.4規定;
        b.二次儀表的指示和記錄清晰,帶信號儀表的信號動作正確、可靠;
        c.儀表及其附屬設備安裝牢固,絕緣良好,必要時有防震及抗干擾措施;
        d.管路、閥門不堵不漏,排列整齊,有明顯的標志牌;
        e.儀表內外清潔,接線正確、整齊,銘牌齊全;
        f.帶切換開關的多點儀表,其開關接觸電阻符合制造廠規定,切換靈活,對位指示準確可靠;
        g.儀表技術說明書、原理圖、接線圖及校驗記錄齊全,并與實際情況符合。
        二類:
        a.儀表測量系統綜合誤差有個別點超出評級原則C1.4規定,經調校后能符合規定要求;
        b.二次儀表的指示和記錄正確、清晰,若有個別點發生超差,稍加調整即能正確指示、記錄;
        c.儀表內個別零部件有一般缺陷,但儀表性能仍能滿足正常使用下的要求;
        d.其他均能符合一類設備標準。
        三類:
        不能達到二類儀表標準者。
      C2.2 熱工自動調節裝置
        一類:
        a.自動調節系統的設備完整無缺,清潔、整齊,調校合格,達到制造廠出廠技術要求;
        b.取樣管路和取樣點布置合理,管路、閥門、接頭不堵不漏,標志牌齊全;
        c.電纜、線路、盤內布置符合安裝規定,電氣絕緣良好,標志牌清楚、正確;
        d.自動調節系統正式投入前應進行對象特性試驗,投入后應做擾動試驗,試驗記錄齊全,調節質量符合“熱工自動調節系統運行質量指標”的要求;
        e.機、爐檢修后正常運行72h以內,自動調節系統即能投入,在統計周期內累計投入運行時間在90%以上;
        f.試驗報告、檢修記錄、原理圖、接線圖等技術資料齊全,并與實際情況相符。
        二類:
        a.自動調節系統的對象特性試驗不全,但調節質量基本符合“熱工自動調節系統運行質量指標”的要求;
        b.電纜、線路、盤內布置等有個別地方不正規,但不影響系統的正常投入;
        c.機、爐檢修后正常運行72h以上,自動調節系統才能正常投入,在統計周期內累計投入運行時間在80%以上;
        d.其他均能符合一類自動調節裝置標準。
        三類:
        不能達到二類自動調節裝置標準者。
      C2.3 保護及信號報警裝置
        一類:
        a.保護及信號報警裝置的機械及電氣部分良好,動作正確、靈敏、可靠,能隨機、爐及輔助設備連續投入運行,運行中未發生誤動或拒動;
        b.整套裝置及零部件安裝牢固,清潔、整齊,電氣絕緣良好,防護措施完善;
        c.試驗報告、檢修記錄、系統圖、接線圖等技術資料齊全,并與實際相符。
        二類:
        a.定期校驗時,發現整定值有變動,但未發生誤動或拒動;
        b.個別零部件有缺陷,但不影響系統的正常投入;
        c.其他均能符合一類保護及信號報警裝置標準。
        三類:
        不能達到二類保護及信號裝置標準者。

      附錄D 熱工試驗室標準計量儀器及附屬設備配置規定

      D1 一級試驗室應配置的標準計量儀器及附屬設備
      D1.1 壓力
      D1.1.1 雙活塞式真空壓力計
        測量范圍:0~760mmHg,0~2.5kgf/cm2(lmmHg=133.322Pa;lkgf/cm2 =98.0665kPa)。
        精確度等級:0.02級。
      D1.1.2 標準活塞式壓力計
        測量范圍:0.4~6,1~60,10~600(2.5~250)kgf/cm2。
        精確度等級:0.02級。
      D1.1.3 天平
        稱量:1,5,10(或20)kg各一架。
        精確度等級:3級或4級。
      D1.1.4 砝碼
        質量:公斤組,克組,毫克組各二套。
        精確度等級:1級或2級。
      D1.1.5 補償式微壓計
        測量范圍:0~150,0~250mmH2O各一臺(lmmH2O=9.80665Pa)。
        精確度等級:一等標準。
      D1.1.6 其他器具
        a.水準器:分度值2~5分[(0.6/1000)~(1.5/1000)]。
        b.百分表:測量范圍0~10mm,最小讀數0.01mm。
        c.秒表:(1/10)~(1/5)s。
      D1.2 溫度
      D1.2.1 一等標準水銀溫度計二套
      D1.2.2 水槽、油槽各一個,水三相點瓶不少于二個
        各恒溫槽的溫場應符合表D1規定。
      D1.2.3 讀數望遠鏡二臺
      D1.2.4 一等標準鉑銠-鉑熱電偶二支
      D1.2.5 直流低阻電位差計一臺
          最小讀數:0.1?μV?。
          精確度等級:0.01級或0.015級。
      表D1
      名     稱    溫度范圍
      (℃)    水平方向的溫度差
      (℃)    有效工作區域內任意兩點溫度差
      (℃)
      水   槽
      油   槽    0~95
      95~300    ≤0.005
      ≤0.010    ≤0.01
      ≤0.02
      D1.2.6 低阻檢流計一臺
        0.01級電位差計所配的檢流計,其電壓常數應小于0.2×10-6V/mm。
      D1.2.7 精密穩壓電源三臺
        精確度相當于二級標準電池的精確度。
      D1.2.8 數字電壓表一臺
        具有自動校準、選擇、比較、補償功能,靈敏度0.1μV,精確度0.01%(讀數)。
      D1.2.9 多點切換開關二個
        寄生熱電勢小于0.4μV。
      D1.2.10 臥式檢定爐二臺
        檢定爐長約600mm,內管內徑約25mm,最高溫區與檢定爐軸向中間點之間的最大距離不超過30mm,最高溫度為1300℃,最高溫區的溫度均勻性為20mm內溫差不超過±0.1℃,在高溫下裝過鎳、鐵、銅及其他非貴重金屬或檢定過非貴重金屬熱電偶的電爐,應更換內管,方可用來檢定鉑銠-鉑熱電偶。
      D1.2.11 退火爐一臺
        退火爐加熱到1100℃時,應能保持±20℃的均勻溫場,均勻溫場的長度應大于400mm,均勻溫場的一端與爐口的距離應小于100mm。
      D1.2.12 溫度自動控制裝置一臺
      D1.2.13 冰點槽四個
      D1.2.14 直流電弧焊接裝置一套
      D1.2.15 電冰箱一臺
      D1.3 轉速
      D1.3.1 轉速源一臺
        范圍:30~40000r/min。
      D1.3.2 光電轉速傳感器一臺
        測量范圍:1~100kHz。
        精確度為石英晶體振蕩器頻率穩定度×10-8,傳感器誤差為±1數碼。
      D2 二級試驗室應配置的標準計量儀器及附屬設備
      D2.1 壓力
      D2.1.1 雙活塞真空壓力計
        測量范圍:0~760mmHg,0~2.5kgf/cm2。
        精確度等級:0.05級。
      D2.1.2 活塞式壓力計
        測量范圍:0.4~6,1~60,10~600(2.5~250)kgf/cm2。
        精確度等級:0.05級。
      D2.1.3 天平
        稱量:1,5,10(或20)kg各一架。
        精確度等級:5級或6級。
      D2.1.4 砝碼
        質量:公斤組,克組,毫克組各二套。
        精確度等級:2級或3級。
      D2.1.5 補償式微壓計
        測量范圍:0~150mmH2O一臺。
        精確度等級:二等標準。
      D2.1.6 其他器具
        a.水準器 分度值2~5分[(0.6/1000)~(1.5/1000)]。
        b.百分表 測量范圍0~10mm,最小讀數0.01mm。
        c.秒表 (1/10)~(1/5)s。
      D2.2 溫度
      D2.2.1 二等標準水銀溫度計二套
      D2.2.2 水槽、油槽各一個,水三相點瓶不少于二個
        各恒溫槽的溫場應符合表D2規定:
      表D2
      名     稱    溫度范圍
      (℃)    水平方向的溫度差
      (℃)    有效工作區域內任意兩點溫差
      (℃)
      水   槽
      油   槽    0~95
      95~300    ≤0.01
      ≤0.015    ≤0.02
      ≤0.03
      D2.2.3 讀數望遠鏡二臺
      D2.2.4 二等標準鉑銠-鉑熱電偶二支
      D2.2.5 直流低阻電位差計二臺
        最小讀數:0.1μV。
        精確度等級:0.02級和0.05級。
      D2.2.6 低阻檢流計一臺
        0.02級電位差計所配的檢流計,其電壓常數小于1×10-6V/mm。
      D2.2.7 精密穩壓電源一臺
        精確度相當于二級標準電池的精確度。
      D2.2.8 多點切換開關二個
        寄生熱電勢小于0.5μV。
      D2.2.9 臥式檢定爐二臺
        技術要求同一級試驗室配置標準。
      D2.2.10 退火爐一臺
        技術要求同一級試驗室配置標準。
      D2.2.11 溫度自動控制裝置一臺
      D2.2.12 冰點槽四個
      D2.2.13 直流電弧焊接裝置一套
      D2.2.14 電冰箱一臺
      D2.3 轉速
      D2.3.1 轉速源一臺
        范圍:30~40000r/min。
      D2.3.2 光電轉速傳感器一臺
        測量范圍:1~100kHz。
        精確度為石英晶體振蕩器頻率穩定度×10-8,傳感器誤差為±1數碼。
      D3 三級試驗室應配置的標準計量儀器及附屬設備
        按部頒DL5004—91《火力發電廠熱工自動化試驗室設計標準》的規定配置。
    在線詢盤/留言
  • 0571-8777429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梁县| 界首市| 左贡县| 遂昌县| 吉木萨尔县| 乌拉特后旗| 东海县| 抚松县| 安塞县| 公安县| 高州市| 利辛县| 汤原县| 弥渡县| 岳池县| 辉县市| 隆回县| 巫溪县| 西贡区| 瓮安县| 深州市| 米脂县| 广宗县| 阿瓦提县| 尚义县| 白银市| 金平| 山东省| 香港| 昌吉市| 民乐县| 南投市| 崇仁县| 阿鲁科尔沁旗| 光山县| 集贤县| 宁国市| 叙永县| 无棣县| 建湖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