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撈母錐是長筒形整體結構,由接頭和本體兩部分構成。接頭上有正、反扣標志槽,本體內錐面上有打撈螺紋。打撈螺紋與公錐相同,有550及89030,兩種,同時也可分有排屑槽和無排屑槽兩種。 缺點:因從落物外壁打撈,所須尺寸較大,因而與套管的間隙較小,存在卡鉆的危險;另外也同公錐一樣存在著多處倒開落物的缺點,因而對井下情況較復雜的井,選用時應當慎重。
鉆桿公錐重要的部分是打撈螺紋,按牙尖角分類有兩種不同的規范。
螺紋牙尖角為55,螺距為8扣/in。這種打撈螺紋目前使用較多,其優點是螺紋牙尖角較小,易于吃入落魚內壁,所需的造扣扭矩也較小。但由于牙尖角小,齒根斷面也相應較小,螺紋強度較低,不適于打撈材質較硬、韌性較大的落物,如P110材質的落物,在造扣時可能造成螺紋崩塌擠毀,打撈部分螺紋損壞,導致打撈失敗。
螺紋牙尖角為89030·,螺距為5扣/in。這種打撈螺紋的優點是增大了牙尖角,加大了螺距,也相對地增加了螺紋根部的截面面積,從而提高了打撈螺紋的強度,能承受較大的造扣扭矩及提拉負荷,但由于牙尖角的增大,在造扣吃入深度與尖角為550牙尖角相同的情況下的造扣扭矩較大,因而增加了地面造扣扭矩。這種打撈螺紋,對于材質較硬,韌性較大的落物,打撈成功率較高。
鉆桿公錐工作原理:
當公錐進入打撈落物內孔之后,加適當的鉆壓,并轉動鉆具,迫使打撈螺紋擠壓吃入落魚內壁進行造扣。當所造之扣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扭矩時,可采取上提或倒扣的辦法將落物全部或部分撈出。
鉆桿母錐工作原理:
母錐工作原理與公錐相同,均依靠打撈螺紋在鉆具壓力與扭矩作用下,吃入落物外壁造扣,將落物撈出。就造扣機理而言,屬擠壓吃入,不產生切屑。
鉆桿母錐技術規范:
對于有特殊要求的母錐可按要求尺寸加工定做。
母錐操作方法:
母錐的操作方法與公錐相同。
母錐維修保養:
母錐的維修保養與公錐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