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9日,屈臣氏與網易嚴選合作的“Wa?tsons+網易嚴選”新零售門店正式開業。門店在廣州市的保利廣場內,官方定位“生活美學館”,有近千款人氣產品。
屈臣氏集團CEO非常重視,不僅出席了首發儀式,而且特別拿出全新子品牌“Watsons+”與網易嚴選合作,未來可能有很多“Watsons+網易嚴選”雙品牌門店。
互聯網電商公司一直在探索新零售發展路徑,目前大致有三種流派:
其一是“助手派”。以騰訊公司為典型代表,提供7大工具(微信公眾平臺、微信支付、小程序、騰訊社交廣告、騰訊云、泛娛樂IP和企業微信),實現一個目標:“數字化助手”。
...
更多2019年1月19日,屈臣氏與網易嚴選合作的“Wa?tsons+網易嚴選”新零售門店正式開業。門店在廣州市的保利廣場內,官方定位“生活美學館”,有近千款人氣產品。
屈臣氏集團CEO非常重視,不僅出席了首發儀式,而且特別拿出全新子品牌“Watsons+”與網易嚴選合作,未來可能有很多“Watsons+網易嚴選”雙品牌門店。
互聯網電商公司一直在探索新零售發展路徑,目前大致有三種流派:
其一是“助手派”。以騰訊公司為典型代表,提供7大工具(微信公眾平臺、微信支付、小程序、騰訊社交廣告、騰訊云、泛娛樂IP和企業微信),實現一個目標:“數字化助手”。
其二是“賦能派”。以阿里公司為典型代表,打造阿里商業操作系統進行全面賦能,幫助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除了提供技術工具,還有行業解決方案以及管理咨詢,有點類似于IBM商業公司。
其三是“合作派”。以網易等電商企業為典型代表,電商企業與實體連鎖企業進行深度合作,是“異業合作”的升級版,實現線上線下“人貨場”的高度融合。
“助手派”很謙虛,愿意做零售業的數字化助手。
“賦能派”很強勢,強力推動零售業的數字化轉型。
“合作派”談雙贏,電商企業+實體零售企業如何1+1>2呢?
屈臣氏與網易嚴選合作,是一個實體零售與電商企業合作的新零售試驗,未來“實體零售企業+電商企業”構建的“合作型”新零售模式能否成功,是非常值得業內探討的。
特別邀請三位行業實戰專家,深度探討電商企業+實體零售企業的合作,新零售的第三種流派是否會成為潮流。
一、“Watsons+網易嚴選”給雙方帶來哪些機會?這種新零售模式能跑通嗎?
首先明確一個共識:線上線下融合是趨勢,無論是實體零售還是電商企業,都是要往新零售方向發展。
然后問一個問題:如果不合作,雙方做新零售會遇到哪些重大問題?
網易嚴選會遇到快速拓店帶來的系列問題,比如:選址、門店運營、加盟連鎖等。
屈臣氏會遇到技術帶來的系列問題,比如:人貨場數字化,數字化運營,零售智能化等。
如果雙方合作,可以互補解決以上問題,也許對組織架構、經營管理、激勵機制等都有利好的影響,這是看得到的機會。
這種“合作型”新零售模式如果要跑通,可以分三個階段來迭代優化模式。
1、第一階段:重構門店場景。傳統零售的異業合作,網易嚴選與屈臣氏是兩個風格的門店;新零售模式下的場景重構,網易嚴選與屈臣氏是一個風格的門店,可以稱之為“深度聯營店”。比如:“Watsons+網易嚴選”第一家門店,與屈臣氏綠色基調不同,全店統一采用了酷黑與純白的極簡風格。導購員也應該統一,合作雙方的導購效率可以大幅提升。做到以上兩點,至少在導購成本、共享用戶、連帶銷售上可以出成績。
2、第二階段:供應鏈相互賦能。網易嚴選與屈臣氏的供應鏈是互補型,雙方線上小程序或APP都可以相互賣貨,當供應鏈升級到S2B2C模式,雙方銷售額更會大幅提升。
3、第三階段:門店統一經營用戶。新零售模式下的“深度聯營店”,線上一盤貨,線下門店差異化,然后必須做到統一導購,統一收銀,統一經營用戶。
我的個人結論:實體連鎖企業與電商企業的“合作型”新零售模式可以跑通。
從屈臣氏角度看,網易嚴選可以直接帶來新增流量(客流),可以帶來上萬SKU的精選商品,這會大幅提升銷售業績與毛利。反之,網易嚴選也一樣。
但是從實操角度看,也是應該考慮到風險因素。 大的風險,是兩家公司的基因不同,導致思維與人難以融合。在初期階段,可能是1+1=2,磨合期過后,可能是1+1>2,融合期實現可能是1+1>3,雙方業績大幅提升。
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網易嚴選在“合作型”新零售模式的探索是非常的堅定,基本走出一個“自營+聯營”的雙驅動模式。
2017年8月,推出“亞朵·網易嚴選酒店”,之后與萬科杭州合作打造“嚴選HOME”,探索酒店民宿的異業合作。
2018年7月,網易嚴選的專用貨架及商品出現在內蒙古安達便利店。
2018年12月,網易嚴選在杭州開出第一家直營門店。
2019年1月,網易嚴選聯手實體書店文軒BOOKS,推出“新中產的書房”。
2019年1月,網易嚴選聯手屈臣氏推出“Watsons+網易嚴選”聯營店。
我相信,網易嚴選與屈臣氏的新零售模式探索,會給零售行業帶來很大影響,至少電商企業會積極探索與實體零售企業的合作。
二、 “Watsons+網易嚴選”新零售模式,百貨連鎖公司歡迎嗎?主要理由是什么?(潘玉明: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新零售50人論壇發起成員)
網易嚴選與百貨店等實體店合作機會很多。不過,既然走到線下,就要遵從實體店一般規則,起碼要邁過三道坎。
第一道坎:產品特性設計。
有媒體把網易嚴選比照無印良品,卻不知無印良品在2000年代為產品價值定位設計花費了巨大代價,一個性冷淡主題,是經過與山本耀司指導合作幾年才磨合出來的。特別是時尚化家居,顧客價值在于趣味和特性,產品設計是基礎中的基礎。可以借鑒日本兩個同類標桿:MUJI、NITORI的產品設計周期和標準化作業。也許網易考慮到了,不過目前沒看到相關信息。
第二道坎:分清線上線下差異,搞清實體店。
美國的梅西百貨分析全渠道失敗時,承認當初想的太簡單,以為庫存和顧客信息數據打通就可以了。網易嚴選首家店300平米的空間布置1000款商品,依據是什么?要真心做實體店,就要適當擺脫線上觀念,符合實體逛店購買的心理行為。
第三道坎:標準化協同合作。
一方面,要立足于實體店,設計全渠道標準化協同合作流程,店鋪一線的作業規則與線上截然不同。從這個角度說,網易嚴選與屈臣氏合作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屈臣氏有獨到穩定的產品渠道、有細致的店鋪實操作業流程,這兩點恰好是網易嚴選的薄弱環節,奉獻網易線上渠道資源,借鑒屈臣氏的店鋪法寶,提振屈臣氏偏于暗淡的店鋪人氣,想想都覺得應該雙贏。另一方面,與屈臣氏的合作,同樣需要標準化的作業協同,企業之間內部作業不匹配,導致戰略合作失敗的例子很多,希望網易嚴選和屈臣氏善始善終。
實體百貨店等實體大店的 大詬病在于同質化以及性價比失調,而且抱殘守缺。
網易嚴選作為市場新兵,與百貨店在內的各類實體店合作空間很大、機會很多。前提是一定要解決好上述三道坎,先打開一個合作渠道,趟出一條成熟的道路,不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然,新零售第三種模式恐怕只是愿景。
三、如果網易嚴選與冠超市合作新零售模式,有沒有可能雙贏?(林永強:福建冠超市董事長,2016年度青年閩商 新銳人物)
實際上冠超市這幾年一直在商品上發力,我們非常主張超市這個零售業態, 終的競爭力來自于商品。我們商品選品邏輯是優品低價,與網易嚴選是同樣的一個邏輯。
我個人也很關注網易嚴選的一些選品,包括他的品類組合。我自己也經常從嚴選上下單來購買一些食品與生活用品,甚至在冠超市自有商品的選品里,也會參考網易嚴選的一些單品,作為我們自有商品的選品。
這個合作話題,很有意思,我們冠超市也是一種非常開放的一個狀態,只要雙方能夠有良好互動的,合作方式都是可以討論的。
網易嚴選的商品,在線下有一個體驗店,做一個線下的入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嚴選也會幫助到我們,從新的生活方式而展開的這些品類。如果通過這樣的一個嘗試,我們也可以更好的掌握現在消費者對新的品類需求。
網易嚴選與屈臣氏之間的磨合,他們是怎樣的方式打造一個樣板,我們也會去積極關注。 終磨合的效果怎樣?是否能夠植入到超市這個業態,我倒是比較樂意去做這樣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