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05
材料號:2.4605高溫鎳合金
標準:EN/DIN
2.4605特性及應用: 2.4605耐腐蝕合金,
化學成分
鎳(Ni):余量,鎳作為主要成分,為合金提供了良好的韌性和基本的抗腐蝕能力,是合金耐多種化學介質腐蝕的基礎。
鉬(Mo):26.0% - 30.0%,鉬元素顯著增強了合金在還原性酸(如鹽酸、硫酸等)中的耐腐蝕性,是該合金抵抗還原性介質腐蝕的關鍵元素。
鐵(Fe):2.0% - 6.0%
鉻(Cr):≤1.0%
碳(C):≤0.02%,低的碳含量可減少碳化物在晶界的析出,降低晶間腐蝕的風險,保證合金在焊接和高溫使用時的耐腐蝕性能。
錳(Mn):≤1.0%
硅(Si):≤0.10%
磷(P):≤0.04%
硫(S):≤0.03%
性能特點
耐腐蝕性能
優異的抗還原性酸腐蝕能力:在各種濃度和溫度的鹽酸溶液中都有出色的耐蝕表現,對硫酸、磷酸等還原性酸也有良好的耐受性。
抗點蝕和縫隙腐蝕:在一些含有鹵素離子的環境中,能較好地抵抗點蝕和縫隙腐蝕的發生。
耐晶間腐蝕:由于嚴格控制碳含量和合金元素比例,該合金在焊接和熱處理后具有良好的抗晶間腐蝕性能。
力學性能
室溫下,抗拉強度可達約 690MPa,屈服強度約為 310MPa,伸長率≥40%,顯示出較好的強度和塑性。
在中溫環境下(約 540 - 760℃),強度和韌性的綜合性能依然較好,但需注意避免在此溫度區間長時間停留,以免出現有害相析出影響性能。
物理性能
密度約為 9.22g/cm3。
熔點在 1330 - 1380℃ 之間。
應用領域
化工行業:常用于處理鹽酸、硫酸、磷酸等強腐蝕性酸的反應釜、管道、換熱器等設備。例如在制藥、化肥、農藥等化工生產過程中,當涉及到強腐蝕性介質的反應和輸送時,哈氏合金 B - 2 是常用的材料選擇。
石油化工:在石油精煉過程中,一些酸性環境下的設備,如烷基化裝置、脫硫裝置等,會使用該合金來抵抗腐蝕。
電子行業:在電子化學品的生產中,如電子級鹽酸、硫酸的制備和儲存,哈氏合金 B - 2 可用于相關的容器和管道。
加工與熱處理
加工性能
熱加工:熱加工溫度范圍通常在 1065 - 1230℃,熱加工后應快速冷卻,以避免有害相的析出。熱加工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加熱速度和變形量,以保證材料的性能。
冷加工:冷加工性能良好,可以進行冷軋、冷拔、冷沖壓等操作,但隨著冷變形量的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強度會提高,需要進行中間退火處理以恢復塑性。
熱處理
固溶處理:一般在 1065 - 1175℃ 進行固溶處理,保溫一定時間后快速冷卻,目的是使合金中的元素充分溶解,形成均勻的固溶體組織,從而保證合金的耐蝕性能和力學性能。處理后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和加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