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號:16774-21-3。
外觀:橙紅色單斜結晶,易潮解。
溶解性:易溶于水和乙醇,幾乎不溶于濃硝酸。
熔點:107-108°C(無水物)。
2. 物理化學性質

密度:約 1.05 g/mL(20°C)。
穩定性:強氧化劑,酸性條件下氧化性顯著,僅次于氟、臭氧等。
分解產物:高溫下釋放有毒氮氧化物。
pH 值:水溶液呈酸性(111.11g/L 時 pH≈0.61)。
3. 制備方法
原料:稀土氟化物(含氧化鈰)或氧化鈰與硫酸反應,經堿沉淀、氯氣氧化后,用硝酸溶解并結晶。
關鍵步驟:稀土原料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鈰。
堿沉淀分離其他稀土離子,氯氣氧化得到四價鈰。
硝酸溶解后加入硝酸~銨結晶,重結晶提純。
4. 主要應用
有機合成:氧化劑:選擇性氧化醇、酚、醚等(如芐醇→醛 / 酮,鄰苯二酚→醌)。
硝化試劑:用于芳環硝化(如咔唑的區域選擇性硝化)。
碳 - 碳鍵形成:催化烯烴聚合或分子間 / 內的氧化偶聯。
分析檢測:氧化還原滴定標準溶液(測定銀離子、胺類等)。
薄層色譜顯色劑(檢測多元醇)。
工業領域:電路板蝕刻劑(替代傳統含鉻蝕刻液)。
醫藥中間體合成(如抗生素生產)。
材料科學:制備光學玻璃、催化劑或電池材料。
5. 安全與儲存
毒性:低毒,但對皮膚、眼睛有刺激性,長期接觸可能影響肝腎功能。
燃爆風險:助燃,與有機物、還原劑混合易爆炸。
儲存條件:密封于陰涼干燥處,防潮,遠離易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