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北京中投信德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聯系人:郝經理(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2659192757@qq.com
聯系地址:豐臺區西四環南路
郵編: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項目簡介
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主要指將秸稈生物質通過粉碎后進行分類深加工得到生物質炭緩釋復合肥、專用配方復合肥以及生物質炭等產品。通過對農作物秸稈的深加工生產化肥等產品實現對農作物秸稈的再利用。
本項目地位于白城市通榆經濟開發區,通榆經濟開發區是農業大縣,周邊有嫩江、洮兒河環繞,種植業、畜牧業發達,各類農作物種類繁多秸稈資源豐富。項目的成立有利于秸稈的資源化、商品化利用,培育和利用秸稈利用綜合產業,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1.1.2市場前景
作物秸稈是農作物生產系統中一項重要的生物資源。據不完全估計,全世界每年可產生近20億噸的秸稈。作物秸稈資源的利用,既涉及到廣大農村的千家萬戶,也涉及到整個農業生態系統中土壤肥力、水土保持、環境安全以及再生資源有效利用等可持續發展問題,近年來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并逐步成為發展可持續農業的重要方面。
(1)我國秸稈資源及其利用現狀
秸稈,通常指農作物籽實收獲后的植株,是農村最主要的農作物副產品。秸稈生物質具有多功能性,可作為燃料、飼料、肥料、生物基料和工業原料等。秸稈生物質利用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種植(養殖)業綜合利用秸稈:秸稈快速腐熟還田、過腹還田和機械化直接還田、生產優質飼料和食用菌。二是秸稈能源化利用:秸稈生物氣化(沼氣)、熱解氣化、固化成型、炭化、纖維素制燃料乙醇。三是以秸稈為原料的加工業:生產非木紙漿、人造板材、包裝材料、餐具等產品,以及秸稈飼料加工業和秸稈編織業。
中國是農業大國,也是秸稈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每年生產6.4億多噸的秸稈,且隨著農作物單產的提高,秸稈產量也將隨之增加。歷史上,中國有利用秸稈的優良傳統,農民用秸稈建房蔽日遮雨,用秸稈燒火做飯取暖,用秸稈養畜積肥還田,合理利用秸稈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華之一。在傳統農業階段,秸稈資源主要是不經任何處理直接用于肥料、燃料和飼料。隨著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變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能源、飼料結構等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的秸稈利用途徑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一方面,科技進步為秸稈利用開辟了新途徑和新方法;另一方面,農業主產區秸稈資源大量過剩問題日趨突出,農民就地焚燒秸稈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
(2)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前景分析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是國家商品糧基地之一,每年有大量農作物秸稈,其中絕大部分被農民在田間直接焚燒處理,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目前,全市各種糧食物播種面積1405.91萬畝,秸稈年可獲得量660萬噸。除部分用作飼料外,其余均可用于生物質發電(可用于為風電、太陽能發電調峰)、發展沼氣等,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白城市農作物秸稈產量中約有60%(328萬噸)用于加工飼料和其它原料,約有25%(137萬噸)作為農用燃料,余下的15%(約81萬噸)未被利用,其中絕大部分被農民在田間直接焚燒處理掉,即浪費了資源,又污染了環境。農作物秸稈中含有大量有機質、氮、磷、鉀和微量元素,分析得出,每100公斤鮮秸稈中含氮0.48公斤,磷0.38公斤,鉀1.67公斤,相當于2.4公斤氮肥,3.8公斤磷肥,3.4公斤鉀肥。
1.2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2.1產品方案及規模
本項目擬占地60000平方米,年產量10000噸。
1.2.2項目建設內容
項目計劃建成萬噸級秸稈處理裝置5組,年處理農作物秸稈5萬噸:聯產:生物質炭緩釋復合肥7.5萬噸/年,專用配方復合肥42.5萬噸/年;副產:生物質炭2500噸/年;秸稈炭化過程中產生木醋液及秸稈燃氣,供復合肥裝置造粒及蒸汽鍋爐;1萬噸/年秸稈炭化裝置5組、10.0萬噸/年生物質炭緩釋復合肥生產裝置5套,以及裝置區內的所有相關設施。
1.3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項目總投資580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46400萬元。
《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寫大綱
一、總論
1.1 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工程項目名稱、建設單位
1.2 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背景
1.3 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4 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概況
1.5 大功率錳酸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池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依據
二、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市場分析
2.1 行業發展情況
2.2 市場競爭情況
2.3 項目產品市場分析
2.4 該項目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優勢分析
2.5 項目企業綜合優勢分析
2.6 項目產品市場推廣策略
三、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
3.1 產品方案
3.2 產品應用領域
3.3 產品特點
3.4 產品營銷策略
3.5 建設規模
四、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地區建設條件
4.1 區位條件
4.2 自然地理
4.3 產業園區發展狀況
4.4 項目所在地基礎設施
4.5 社會經濟條件
五、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工藝技術方案
5.1 設計指導思想
5.2 設計原則
5.3 項目主要原輔材料
5.4 項目生產工藝
5.5 產品生產技術方案
六、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廠區建設方案及公用工程
6.1 廠區建設方案
6.2 公用及輔助工程
七、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環*境保護
7.1 設計依據
7.2 項目施工期環保措施
7.3 項目運營期環保措施
7.4 環/境保護估算
7.5 環/境影響綜合評價
八、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節約能源
8.1 用能標準和節能規范
8.2 能耗分析
8.3 節能措施綜述
九、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消防
9.1 設計依據
9.2 安全教育
9.3 勞動安全制度
9.4 勞動保護
9.5 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
9.6 消防設施及方案
十、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組織機構及勞動定員
10.1 管理機構設置原則
10.2 管理機構組織機構圖
10.3 勞動定員和人員培訓
十一、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11.1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11.2 項目實施進度表
十二、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招投標
12.1 項目招標目的
12.2 招標原則及招投標方案
十三、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估算及資金籌措
13.1 工程概況
13.2 編制依據
13.3 其他費用及預備費說明
13.4 項目估算
13.5 資金籌措與使用計劃
十四、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財務評價及社會效益分析
14.1 財務評價
14.2 營業收入及稅金測算
14.3 成本費用測算
14.4 利潤測算
14.5 財務分析
14.6 項目盈虧平衡及分析
14.7 財務評價結論
14.8 項目社會效益評價
十五、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
15.1 風險因素識別
15.2 風險防范對策
十六、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可行性研究結論建議
16.1 結論
16.2 建議
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的重點將放在政策可行性(前提:項目的建設必須滿足項目建設地的相關規劃政策)、市場可行性(基礎:沒有市場前景的產品/服務,就沒有的價值)、技術可行性(先決條件:項目產品技術或工藝能夠滿足生產的需求)和財務可行性。
選取項目建設地近五年同類型項目的相關參數作為基數,同時綜合考慮項目自身特點、產品/服務目標群體的接受度、項目覆蓋市場區域、未來市場發展潛力等因素,建立財務預測模型,以求能夠更加貼合市場實際情況。
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周期及費用需根據具體項目情況而定,編制費用主要與項目所屬行業及規模有關,編制周期主要與項目所屬行業及企業能夠提供的基礎資料有關。詳詢15621358721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