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干擾
目前電子產品的應用非常廣泛,不論是在工業、農業、國防建設,還是在日常生活、教育事業以及科學研究等領域,處處可見電子產品的身影。但在電子產品使用中,都有一個如何防止干擾的問題。而眾多的干擾一直影響著電子設備的使用,如精度,比如說:現場大耗能設備多,特別是大功率感性負載的啟停往往會使電網產生幾百伏甚至幾千伏的尖脈沖干擾;工業電網欠壓或過壓(涉縣鋼鐵廠供電電壓在160V~310V波動),常常達到額定電壓的35%左右,這種惡劣的供電有時長達幾分鐘、幾小時,甚至幾天;各種信號線綁扎在一起或走同一根多芯電纜,信號會受到干擾,特別是信號線與交流動力線同走一個長的管道中干擾尤甚;多路開關或保持器性能不好,也會引起通道信號的竄擾;空間各種電磁、氣象條件、雷電甚至地磁場的變化也會干擾傳感器的正常工作;此外,現場溫度、濕度的變化可能引起電路參數發生變化,這些原因都會影響電子產品的可靠性。傳感器輸出的一般都是小信號,都存在小信號放大、處理、整形以及抗干擾問題,也就是將傳感器的微弱信號精確地放大到所需要的統一標準信號(如1VDC~5VDC或4 mADC~20mADC),并達到所需要的技術指標。而這些小信號就很容易受到干擾的影響,這就要求設備設計制作者和使用者必須注意到一般的電路圖上未表示出來的某些問題,即抗干擾問題。只有搞清楚干擾源以及干擾作用方式,設計出消除干擾的電路或預防干擾的措施,才能達到電子產品的最jia狀態。
二、干擾源、干擾種類及干擾現象
傳感器及儀器儀表在現場運行所受到的干擾多種多樣,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不同的干擾采取不同的措施是抗干擾的原則。
1、 主要干擾源
(1)靜電感應 靜電感應是由于兩條支電路或元件之間存在著寄生電容,使一條支路上的電荷通過寄生電容傳送到另一條支路上去,因此又稱電容性耦合。 (2)電磁感應 當兩個電路之間有互感存在時,一個電路中電流的變化就會通過磁場耦合到另一個電路,這一現象稱為電磁感應。例如變壓器及線圈的漏磁、通電平行導線等。 (3)漏電流感應 由于電子線路內部的元件支架、接線柱、印刷電路板、電容內部介質或外殼等絕緣不良,特別是傳感器的應用環境濕度較大,絕緣體的絕緣電阻下降,導致漏電電流增加就會引起干擾。尤其當漏電流流入測量電路的輸入級時,其影響就特別嚴重。 (4)射頻干擾 主要是大型動力設備的啟動、操作停止的干擾和高次諧波干擾。如可控硅整流系統的干擾等。 (5)其他干擾 現場安全生產監控系統除了易受以上干擾外,由于系統工作環境較差,還容易受到機械干擾、熱干擾及化學干擾等。
2、干擾的種類
(1)常模干擾 常模干擾是指干擾信號的侵入在往返2條線上是一致的。常模干擾來源一般是周圍較強的交變磁場,使儀器受周圍交變磁場影響而產生交流電動勢形成干擾,這種干擾較難除掉。 (2)共模干擾 共模干擾是指干擾信號在2條線上各流過一部分,以地為公共回路,而信號電流只在往返2個線路中流過。共模干擾的來源一般是設備對地漏電、地電位差、線路本身具有對地干擾等。由于線路的不平衡狀態,共模干擾會轉換成常模干擾,就較難除掉了。 (3)長時干擾 長時干擾是指長期存在的干擾,此類干擾的特點是干擾電壓長期存在且變化不大,用檢測儀表很容易測出,如電源線或鄰近動力線的電磁干擾都是連續的交流50 Hz工頻干擾。 (4)意外的瞬時干擾 意外瞬時干擾主要在電氣設備操作時發生,如合閘或分閘等,有時也在伴隨雷電發生或無線電設備工作瞬間產生。 干擾可粗略地分為3個方面: (a)局部產生(即不需要的熱電偶); (b)子系統內部的耦合(即地線的路徑問題); (c)外部產生(Bp電源頻率的干擾)。
3、干擾現象
在應用中,常會遇到以下幾種主要干擾現象: (1)發指令時,電機無規則地轉動; (2)信號等于零時,數字顯示表數值亂跳; (3)傳感器工作時,其輸出值與實際參數所對應的信號值不吻合,且誤差值是隨機的、無規律的; (4)當被測參數穩定的情況下,傳感器輸出的數值與被測參數所對應的信號數值的差值為一穩定或呈周期性變化的值; (5)與交流伺服系統共用同一電源的設備(如顯示器等)工作不正常。
干擾進入定位控制系統的渠道主要有兩類:信號傳輸通道干擾,干擾通過與系統相聯的信號輸入通道、輸出通道進入;供電系統干擾。
信號傳輸通道是控制系統或驅動器接收反饋信號和發出控制信號的途徑,因為脈沖波在傳輸線上會出現延時、畸變、衰減與通道干擾,所以在傳輸過程中,長線的干擾是主要因素。任何電源及輸電線路都存在內阻,正是這些內阻才引起了電源的噪聲干擾,如果沒有內阻,無論何種噪聲都會被電源短路吸收,線路中也不會建立起任何干擾電壓;此外,交流伺服系統驅動器本身也是較強的干擾源,它可以通過電源對其它設備進行干擾。
三、抗干擾的措施
1、供電系統的抗干擾設計
對傳感器、儀器儀表正常工作危害最嚴重的是電網尖峰脈沖干擾,產生尖峰干擾的用電設備有:電焊機、大電機、可控機、繼電接觸器、帶鎮流器的充氣照明燈,甚至電烙鐵等。尖峰干擾可用硬件、軟件結合的辦法來抑制。
(1)用硬件線路抑制尖峰干擾的影響 常用辦法主要有三種: ①在儀器交流電源輸入端串入按頻譜均衡的原理設計的干擾控制器,將尖峰電壓集中的能量分配到不同的頻段上,從而減弱其破壞性; ②在儀器交流電源輸入端加超級隔離變壓器,利用鐵磁共振原理抑制尖峰脈沖; ③在儀器交流電源的輸入端并聯壓敏電阻,利用尖峰脈沖到來時電阻值減小以降低儀器從電源分得的電壓,從而削弱干擾的影響。 (2)利用軟件方法抑制尖峰干擾 對于周期性干擾,可以采用編程進行時間濾波,也就是用程序控制可控硅導通瞬間不采樣,從而有效地消除干擾。 (3)實行電源分組供電,例如:將執行電機的驅動電源與控制電源分開,以防止設備間的干擾。 (4)采用噪聲濾波器也可以有效地抑制交流伺服驅動器對其它設備的干擾。該措施對以上幾種干擾現象都可以有效地抑制。 (5)采用隔離變壓器 考慮到高頻噪聲通過變壓器主要不是靠初、次級線圈的互感耦合,而是靠初、次級寄生電容耦合的,因此隔離變壓器的初、次級之間均用屏蔽層隔離,減少其分布電容,以提高抵抗共模干擾能力。 (6)采用高抗干擾性能的電源,如利用頻譜均衡法設計的高抗干擾電源。這種電源抵抗隨機干擾非常有效,它能把高尖峰的擾動電壓脈沖轉換成低電壓峰值(電壓峰值小于TTL電平)的電壓,但干擾脈沖的能量不變,從而可以提高傳感器、儀器儀表的抗干擾能力。
2、信號傳輸通道的抗干擾設計
(1)光電耦合隔離措施 在長距離傳輸過程中,采用光電耦合器,可以將控制系統與輸入通道、輸出通道以及伺服驅動器的輸入、輸出通道切斷電路之間的聯系。如果在電路中不采用光電隔離,外部的尖峰干擾信號會進入系統或直接進入伺服驅動裝置,產生第一種干擾現象。 光電耦合的主要優點是能有效地抑制尖峰脈沖及各種噪聲干擾,使信號傳輸過程的信噪比大大提高。干擾噪聲雖然有較大的電壓幅度,但是能量很小,只能形成微弱電流,而光電耦合器輸入部分的發光二極管是在電流狀態下工作的,一般導通電流為10mA~15mA,所以即使有很大幅度的干擾,這種干擾也會由于不能提供足夠的電流而被抑制掉。
(2)雙絞屏蔽線長線傳輸 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會受到電場、磁場和地阻抗等干擾因素的影響,采用接地屏蔽線可以減小電場的干擾。雙絞線與同軸電纜相比,雖然頻帶較差,但波阻抗高,抗共模噪聲能力強,能使各個小環節的電磁感應干擾相互抵消。另外,在長距離傳輸過程中,一般采用差分信號傳輸,可提高抗干擾性能。采用雙絞屏蔽線長線傳輸可以有效地抑制前文提到的干擾現象中的(2)、(3)、(4)種干擾的產生。
3、接地問題處理辦法 在低電平放大電路中合理“接地”是減少“地”噪聲干擾的重要措施,必須予以特別注意。當使用單電源供給多只傳感器、儀器儀表時,應該盡量減少接地電阻引進的干擾。若供電電源的壓降必須減到最小,則電源“高”端導線也可按相似的方法接線。包括有多個電源和多個傳感器、儀器儀表的系統則需要考慮得更多一些,通常不管電源是誰供給,將地線匯集到公共點,然后和系統的公共端接在一起,所有電源1的負載都回到電源1公共端,所有的電源2負載都回到電源2的公共端,最后用一條粗導線將公共端連在一起。在多電源系統中,可能需要進行判斷性試驗,確定地線接法,以達到最jia的解決方案。 為了便于信號的傳輸和變換,DINIEC381標準規定了允許的電流和電壓值。常用的電壓信號是0V~10V,電流信號是0mA~20mA或4mA~20mA。這些信號常用于遠距離傳輸。電壓信號在傳輸過程中要受到諸如傳輸距離等條件的限制,而電流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干擾對它的影響較小,因此應盡量采用電流信號。測量回路中如果有接地,在兩個接地點之間會出現電位差。這個電位差對測量結果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應盡量避免其接地。但如果必須接地,這時就必須將接地回路隔離開,以避免造成測量誤差。有源數字元件在開、關時會在電源線上產生一個快速的電流變化,這個電流在導線電感上不僅會引起正的電壓降,而且還會引起負的電壓降。這種電壓的改變被當作干擾在主線路上傳輸。
四、小結
抗干擾是一個非常復雜、實踐性很強的問題,一種干擾現象可能是由若干因素引起的。因此,在自動化設備系統的設計中,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決。
<< 上海善滄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流量、液位、水質在線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