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法國Saint-Gobain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以碳酸鈣為發泡劑的泡沫玻璃,1935年申請了第1個專利。化工學院中間試驗廠也實驗生產了泡沫玻璃保溫板。PC聚碳酸酯,具有突出的沖擊韌性和抗蠕變性能,耐熱性好,耐寒性也很好,脆化溫度達-1℃,抗彎強度與尼龍相當,并有較高的延伸率和彈性模量,但疲勞強度小于尼龍66。吸水性較低,收縮率小,尺寸穩定性好。耐磨性與尼龍相當,并有一定的抗腐蝕能力,但成型條件要求高。耐氣候性好,可在較高的溫度和高載荷下條件下長期應用,但不可在濕溫下使用,耐溶劑性差,有應力開裂現象,疲勞強度差。收縮率.5-.7%,合適的壁厚為2-3.5mm。
泡沫玻璃保溫板早是由美國彼茲堡康寧公司發明的,是由碎玻璃、發泡劑、改性添加劑和發泡促進劑等,經過細粉碎和均勻混合后,再經過高溫熔化,發泡、退火而制成的無機非金屬玻璃材料。它是由大量直徑為1~2毫米的均勻氣泡結構組成。其中吸聲泡沫玻璃保溫板為50%以上開孔氣泡,絕熱泡沫玻璃為75%以上的閉孔氣泡,制品密度為160-220千克/立方米,可以根據使用的要求,通過生產技術參數的變更進行調整。 BMC模塑料團狀模塑料具有優良的電氣性能,機械性能,耐熱性,耐化學腐蝕性,又適應各種成型工藝,即可滿足各種產品對性能的要求,因此越來越受到廣大用戶的喜愛。團狀模塑料(BMC模塑料)是一種熱固性塑料,其中混合了各種惰性填料、纖維增強材料、催化劑、穩定劑和顏料,形成一種用于壓塑或注塑的膠粘“油灰狀”復合材料。團狀模塑料(BMC模塑料)通過短纖維進行高度填充和增強,玻璃纖維增強材料占1%至3%,長度通常在1/32英寸至1/2英寸(12.5mm)之間。泡沫玻璃保溫板因其具有重量輕、導熱系數小、吸水率小、不燃燒、不霉變、強度高、耐腐蝕、、物理化學性能穩定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地下工程、國防等領域,能達到隔熱、保溫、保冷、吸音之效果,另外還廣泛用于民用建筑外墻和屋頂的隔熱保溫,隨著人類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泡沫玻璃將成為城市民用建筑的高級墻體絕熱材料和屋面絕熱材料。泡沫玻璃以其無機硅酸鹽材質和獨立的封閉微小氣孔匯集了不透氣、不燃燒、防嚙防蛀、耐酸耐堿、無放射性、化學性能穩定、易加工而且不變形等特點,使用壽命等同于建筑物使用壽命,是一個既安全可靠又經久耐用的建筑節能環保材料。
1容重輕,在160kg/m3,左右;
2.導熱系數小,在0.058 w/m*k以下,導熱性能穩定;
3不透濕; 4吸水率小,0.2%左右;
5不燃燒; 6不霉變、腐蝕;
7強度高,抗壓強度≥0.7Mpa,抗折強度≥O.5Mpa;
8能耐酸性腐蝕(除外);
9本身,不含CFC(氟氯化炭)和HCFC(氫氟氯酸);
10物理化學性能穩定,尺寸穩定,易切割
SPU: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適應環保需求而研制、開發的一種新型綠色材料——噴涂聚脲彈性體(SprayPolyureaElastomer,以下簡稱SPU:)。SPU:技術是繼高固體分涂料、水性涂料、光固化(UV)涂料、粉末涂料等之后研制的一種新型無溶劑、無污染的噴涂技術,是噴涂工業技術的一次革新,該技術可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防水工程、道具造型雕塑制作、車間地坪、體育設施工程等領域,其優異的物理力學性能及適用性能將給建設、機械、化工礦山等行業帶來全新的發展,尤其是出色的防滑,耐磨性能,能有效地防止運動員滑倒或摔傷,提高運動成績,且外觀非常均勻,美觀實用。
泡沫玻璃外墻外保溫體系的基本構造層次由內到外應為:粘結層、泡沫玻璃保溫層、護面層、飾面層,其中抹灰層主要用于墻體基層的找平,能夠保證泡沫玻璃牢固的粘貼在墻體上,護面層主要是為了保護強化保溫系統的牢固性,防止滲水等。泡沫玻璃保溫層厚度,應根據外墻基層的材料與厚度以及外墻的節能要求經計算確定。泡沫玻璃外墻保溫構造可和其它有機材料作保溫層的外墻外保溫構造組合,作為防止外墻延燒的防火隔離帶。
PVCPVC塑料是什么聚氯乙烯,英文簡稱PVC(Polyvinylchloride),是氯乙烯單體(vinylchloridemonomer,簡稱VCM)在過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發劑;或在光、熱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應機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統稱之為氯乙烯樹脂。聚氯乙烯樹脂,是一種使用一個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個氫原子的高分子材料。是堅硬的熱塑性物質,本色為微黃色半透明狀,有光澤。
泡沫玻璃
1.大型儲罐罐底承重保冷
2.低溫/冷凍管道、容器、儲槽和設備
3.地下/地面蒸汽和冷卻水管道
4.冷凍、熱水供應管線
5.近海石油平臺
6.循環和雙溫系統
7.加熱管道和設備
8.熱油/瀝青儲槽
9.液體熱交換系統
10. 電廠煙囪內襯防腐保溫系統
11.建筑保溫節能
R值對微孔聚氨酯彈性體力學性能的影響多異氰酸酯的NCO基團與多元醇、交聯劑、水(水以含2個活性氫計)三種原料混合物所含的活性氫基團的摩爾比稱為異氰酸酯指數,即R值。改變R值,可以調節PU彈性體的力學性能。本工作在R值為.95~1.15的范圍內,測試了其硬度、拉伸強度、壓縮負荷等力學性能。拉伸強度和伸長率改變R值,測試了密度為58~6kg/m3的微孔聚氨酯彈性體力學性能。在一定密度下,拉伸強度隨R值的增加而呈上升趨勢,這是由于異氰酸酯指數提高,異氰酸酯含量也提高,導致生成氨酯鍵和脲鍵增多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