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法國Saint-Gobain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以碳酸鈣為發泡劑的泡沫玻璃,1935年申請了第1個專利。化工學院中間試驗廠也實驗生產了泡沫玻璃保溫板。
泡沫玻璃保溫板早是由美國彼茲堡康寧公司發明的,是由碎玻璃、發泡劑、改性添加劑和發泡促進劑等,經過細粉碎和均勻混合后,再經過高溫熔化,發泡、退火而制成的無機非金屬玻璃材料。它是由大量直徑為1~2毫米的均勻氣泡結構組成。其中吸聲泡沫玻璃保溫板為50%以上開孔氣泡,絕熱泡沫玻璃為75%以上的閉孔氣泡,制品密度為160-220千克/立方米,可以根據使用的要求,通過生產技術參數的變更進行調整。 DSC也發現了一個新的吸熱峰,表明共混物中有新的界面生成。也進一步證明了接枝淀粉與PV:的相容性增加。ECH交聯多羥基化合物的機理所示。劉白玲研究了高混機預混過程對淀粉/PV:薄膜性能的影響。把PV:的熱溶液和淀粉的熱溶液以及添加劑混合后,用高混機加強混勻,然后流延成膜。結果發現高混過程可明顯改善淀粉/PV:薄膜的透明性和耐水性。微觀分析結果表明,高速攪拌過程可增加混合物中直鏈淀粉的含量,從而改善共混物的性能。泡沫玻璃保溫板因其具有重量輕、導熱系數小、吸水率小、不燃燒、不霉變、強度高、耐腐蝕、、物理化學性能穩定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地下工程、國防等領域,能達到隔熱、保溫、保冷、吸音之效果,另外還廣泛用于民用建筑外墻和屋頂的隔熱保溫,隨著人類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泡沫玻璃將成為城市民用建筑的高級墻體絕熱材料和屋面絕熱材料。泡沫玻璃以其無機硅酸鹽材質和獨立的封閉微小氣孔匯集了不透氣、不燃燒、防嚙防蛀、耐酸耐堿、無放射性、化學性能穩定、易加工而且不變形等特點,使用壽命等同于建筑物使用壽命,是一個既安全可靠又經久耐用的建筑節能環保材料。
1容重輕,在160kg/m3,左右;
2.導熱系數小,在0.058 w/m*k以下,導熱性能穩定;
3不透濕; 4吸水率小,0.2%左右;
5不燃燒; 6不霉變、腐蝕;
7強度高,抗壓強度≥0.7Mpa,抗折強度≥O.5Mpa;
8能耐酸性腐蝕(除外);
9本身,不含CFC(氟氯化炭)和HCFC(氫氟氯酸);
10物理化學性能穩定,尺寸穩定,易切割
泡沫玻璃外墻外保溫體系的基本構造層次由內到外應為:粘結層、泡沫玻璃保溫層、護面層、飾面層,其中抹灰層主要用于墻體基層的找平,能夠保證泡沫玻璃牢固的粘貼在墻體上,護面層主要是為了保護強化保溫系統的牢固性,防止滲水等。泡沫玻璃保溫層厚度,應根據外墻基層的材料與厚度以及外墻的節能要求經計算確定。泡沫玻璃外墻保溫構造可和其它有機材料作保溫層的外墻外保溫構造組合,作為防止外墻延燒的防火隔離帶。
“世界橡膠循環利用的歷史正在改寫———繼天然橡膠、合成橡膠之后,“虹磊”開發出第三橡膠資源。”4月26日,輪胎翻新與循環利用協會副會長程源,在調研后這樣說。廢舊輪胎被稱為“黑色污染”,其回收和處理技術一直是世界性難題。目前,世界上翻新胎占新胎的十分之一,而為二十六分之一。“我國七成橡膠原料需要進口,是世界橡膠消耗大國。隨著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廢舊輪胎帶來的環保和資源壓力越來越大。
泡沫玻璃
1.大型儲罐罐底承重保冷
2.低溫/冷凍管道、容器、儲槽和設備
3.地下/地面蒸汽和冷卻水管道
4.冷凍、熱水供應管線
5.近海石油平臺
6.循環和雙溫系統
7.加熱管道和設備
8.熱油/瀝青儲槽
9.液體熱交換系統
10. 電廠煙囪內襯防腐保溫系統
11.建筑保溫節能
Polimotor2項目旨在開發重量僅為63-67公斤(138-148lbs)的全塑發動機,低于目前標準的引擎產品約4公斤(9lbs),以此來降低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基于對Sinterline材料參數和激光燒結打印工藝的深度了解,可預測模擬設計顯示進氣歧管的設計可比原先預想的輕3%。Polimotor項目的設計者和負責人MattiHoltzberg表示,運用SinterlineTechnylP:6技術打印的這款進氣歧管操作簡便,且在真實的工作狀態下不會出現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