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報電話:400-638-9568,手 機/微信:185-8586-3136
貴州登報,登報價格,遺失聲明,聯系方式
貴州日報,貴州都市報,貴州民族報,法制生活報,西南商報,貴陽日報,貴陽晚報,遵義日報,遵義晚報,黔西南日報,法制日報,中國商報,中國工業報,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改革報,中華工商時報等
在基地上班,每月3000元工資,家門口就業,生活越來越好。”6月5日,萬山區茶店街道白巖村牛蛙養殖基地,當地村民楊水長高興地說。他說這話有底氣。白巖村規模化發展生態牛蛙養殖,年出售牛蛙200萬尾,收益達940萬元,不僅敲開村級特色產業大門,也為當地村民增收開辟了新渠道。
楊水長自基地建成后,就到這里上班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給牛蛙投食,放水,同時監測水質。
這批蛙,再長1個多月就可以上市了。”把一池蛙食投完,楊水長放下工具,看著池里密密麻麻綠色、棕色的牛蛙探著腦袋,跳出水面爭相覓食,滿眼的笑意。“這是大家的希望。”他說。
據了解,牛蛙養殖項目于2020年7月,由茶店街道結合白巖村水資源優勢引進,養殖面積達50畝。
目前,基地每年出售牛蛙200萬尾,15萬公斤,年收入達940萬元。”茶店街道巖泉牛蛙繁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張云云介紹說。
牛蛙養殖基地還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群眾共同發展,不僅每年拿出利潤的5%進行分紅,還吸納周邊10名建檔立卡戶在此長期務工。
我們還與上海、江蘇、廣東等地多家企業簽訂協議,訂單式發展,牛蛙成熟后就會有公司來收購。”張云云說。
產業興、百姓富。下一步,茶店街道將引進更多企業發展當地特色產業,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