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南明區、云巖區、花溪區、烏當區、白云區、小河區
清鎮市:開陽縣(城關鎮) 修文縣(城關鎮) 息烽縣(永靖鎮)
六盤水市:鐘山區 水城縣(濫壩鎮) 盤 縣(紅果鎮) 六枝特區(下營盤)
遵義市:紅花崗區 赤水市 仁懷市 遵義縣(南白鎮) 綏陽縣(洋川鎮) 桐梓縣(婁山關鎮) 習水縣(東皇鎮) 鳳岡縣(龍泉鎮) 正安縣(鳳儀鎮) 余慶縣(白泥鎮) 湄潭縣(湄江鎮) 道真仡佬族苗 族自治縣(玉溪鎮) 務川仡佬族 苗族自治縣(都濡鎮)
登報電話:400-638-9568,手 機/微信:185-8586-3136
貴州登報,登報價格,遺失聲明,聯系方式
貴州日報,貴州都市報,貴州民族報,法制生活報,西南商報,貴陽日報,貴陽晚報,遵義日報,遵義晚報,黔西南日報,法制日報,中國商報,中國工業報,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改革報,中華工商時報等
6月8日清晨,阿萵窕跨上電瓶車,沿著產業公路早早來到位于黃平縣舊州鎮川心堡村的六源鮮野菜基地上班,看著壟廂整齊的野菜碧綠,晨風吹來陣陣清香,阿萵窕不由心生喜悅。
阿萵窕,苗族,舊州鎮川心堡村人。早些年,勤勞能干的她曾外出打工,但隨著小孩讀書,老人年邁,她不得不回鄉重操傳統農耕,雖然糧食不成問題,但經濟還是拮據。自六源鮮野菜基地建設后,阿萵窕作為批務工人員來到基地上班,此后便留下來成為固定員工。
多年從事野菜種植管理,讓阿萵窕對每道工序都十分熟悉。到基地后,她搬起籃筐,駕著電動板車,趁太陽沒有露出山頭趕緊進棚采摘,趕在8點前打好包裝,通過物流發往凱里、貴陽等地,保證都市人在中午吃上新鮮的野菜。
開工后大約1小時,阿萵窕駕著電動板車和同事一起送來了七八筐紫色野菜。“這野菜叫紫背天葵,可涼拌、做湯,也可素炒、葷炒,柔嫩滑爽,可好吃了。”可能名字帶有“菜”的緣故,阿萵窕介紹起菜來頭頭是道。
阿萵窕一邊對野菜進行分裝,一邊聊起這份讓她打心底里喜愛的工作:“犁地有拖拉機,起壟有耕整機,澆水有智能灌溉系統,每天與嫩綠的野菜相伴,聞著淡淡清香,心情特別舒暢, 一年還有近4萬元的收入,比在外打工好多了!”
據悉,六源鮮野菜基地是黃平縣通過“+產學研品牌育苗+龍頭企業”的組織方式,投資1980多萬元發展的現代化農業。自2019年基地建成以來,發展核心野菜區1000多畝,輻射帶動10000多畝,年供野菜苗5000萬株,年產商品野菜300萬公斤,畝產值超過2萬元,年產值達2000萬元以上,帶動37000多人次村民務工。
野菜種植帶動力強,但交通不便也曾制約過六源鮮野菜基地的發展。阿萵窕回憶道,剛來基地時還沒有產業路,摘下的野菜全靠一筐筐扛到大路邊,一個早晨一人最多采摘50公斤,還常常延誤發貨時間。村了解到困難后,積極向部門爭取項目,新修了一條搭接公路的環基地產業路,告別了肩挑背馱的歷史!艾F在效率提高太多,一個早上我可以完成100多公斤的采摘量!
太陽剛剛翻過山頭,阿萵窕把裝好箱的野菜推送上物流車,扛著鋤頭,哼著苗歌,下到田壟間管理野菜,享受與菜相依的幸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