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帶行走裝置有“四輪一帶”(驅動輪、支重輪、導向輪、拖帶輪及履帶),張緊裝置和緩沖彈簧,行走機構組成。
1.履帶
履帶是由主動輪驅動、圍繞著主動輪、負重輪、誘導輪和托帶輪的柔性鏈環。履帶由履帶板和履帶銷等組成。履帶銷將各履帶板連接起來構成履帶鏈環。履帶板的兩端有孔,與主動輪嚙合,中部有誘導齒,用來規正履帶,并防止坦克轉向或側傾行駛時履帶脫落,在與地面接觸的一面有加強防滑筋(簡稱花紋),以提高履帶板的堅固性和履帶與地面的附著力。
履帶工作條件惡劣,必須具備足夠的強度和剛度,耐磨性能要求良好,質量較輕以減少金屬的消耗量,并減輕履帶運轉時的動載荷,履帶和地面要有良好的附著性能,保證能發出足夠的牽引力,還要考慮減少行駛及轉向的阻力。
2.驅動輪
在履帶作業機械上,多數都是把驅動輪布置在后方,這樣布置的優點是可以縮短履帶驅動區段的長度,減少因驅動力造成履帶銷處的磨擦損失,延長了履帶的使用壽命,且不易造成履帶下部拱起,避免了轉向時履帶脫落的危險,有利于提高行走系統效率。驅動輪中心高度應有利于降低重心(或車身)高度和增加履帶接地長度,改善附著性能,因此驅動輪高度應盡量小。
3.托帶輪
托帶輪的作用是拖住履帶,防止履帶下垂過大,以減少履帶在運動中的振跳現象,并防止履帶側向滑落。托帶輪與支重輪相似,但其所承受的載荷較小,工作條件較支重輪要好,所以尺寸較小。
4.張緊裝置
張緊裝置主要功能是實現對履帶的張緊功能,防止掉帶。
張緊裝置的緩沖彈簧必須有一定的預壓量,使履帶中產生預張緊力。其作用是前進時不因稍受外力即松弛而影響履帶銷和驅動輪齒的嚙合,倒退時能產生足夠的牽引力,確保履帶銷和驅動輪齒的正常嚙合。
張緊彈簧由于裝置的反沖作用,在右方頂著導向輪使其在工作過程中,始終保持一定的張緊狀態,從而使履帶張緊導向輪導向。
5.緩沖彈簧
主要功能是配合張緊裝置實現對履帶的彈性張緊功能。因張緊裝置的作用,是通過彈簧對導向輪的推動從而達到張緊的作用。因此,選用壓縮、拉伸彈簧即可。
6.導向輪
導向輪的前后位置根據驅動輪位置而定,通常布置在前面。導向輪用于引導履帶正確繞轉,可以防止跑偏和越軌,導向輪中心離地面高度應有利于降低重心。
7.支重輪
支重輪是履帶式工程機械底盤四輪一帶中的一種,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撐著挖掘機與推土機的重量,讓履帶沿著輪子前進。支重輪的個數和布置應有利于使履帶接地壓力分布均勻。農業用行走機構工作多在山區或丘陵地區,路面多為土路,履帶裝置需要較小的平均接地比壓,支重輪的壓力要分配均勻。
8.行走機構
主要包括履帶底盤的本體,作為上述幾個部分的載體平臺,方便導向輪、支重輪等的固定和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