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
依托自身機構優勢,將中醫、炮制、學術研究、人才培養、文化傳播等工作有機結合。近年來先后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院內成立了藥學基地、炮制中心、全國中醫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食品藥品科普知識宣傳教育示范基地等各類平臺,并借助這些平臺廣泛開展相關工作。該項目保護單位不僅從中鞏固、強化了所持有的炮制技藝。《公約》在第八章“過渡條款”中明確:委員會應把在公約生效前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遺產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7年5月2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間委員會屆特別會議”在成都舉行,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將90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項目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侗錦成為侗族織娘專注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展示。這樣的文化內涵在工業化時代是的。“手工藝有著豐富的傳統資源,甚至也不缺乏創意人才,缺的是對工匠精神的堅守”。[注]“在文化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中產人群和有情懷的年輕人會熱衷于手作集市,傳統工藝作為一種世代相承的活態文化資源。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辦特點
也是瓷器的代表品種之一。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紅、釉下三彩、釉下五彩、釉下褐彩、褐綠彩等。釉上彩是陶瓷的主要裝飾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種彩料在已經燒成的瓷器釉面上繪制各種紋飾,然后二次入窯經(780℃-850℃),低溫固化彩燒而成,主要品類為:青花斗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釉描金、墨彩描金及琺瑯彩、淺絳彩、新彩、粉墨彩、古彩、潮彩等。以當地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普及非遺知識和健活理念。據統計,“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全省共舉辦260多項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其中70%以上的活動在網上舉辦。6月10日,江蘇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下簡稱“遺產日”)主會場活動開幕儀式在淮安市洪澤湖大堤上舉行。
非遺意義去哪辦
今年是劉蘭芳從事曲藝工作60周年,也是其代表作《岳飛傳》首演播出40周年。據統計,自1979年以來的40年間,由劉蘭芳說演的這部《岳飛傳》共有774個電臺或頻道播出,她在60年的藝術生涯中說演了100余部評書節目,其中中長篇達66部之多。她在評書中繼承和發揚了鼓書的優長,使語言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昆明市盤龍涼山州西昌市齊齊哈爾市克東縣日喀則聶拉木縣要采取訂單生產、以銷定產等多種形式,擴大銷售傳統工藝產品,鼓勵和支持專門針對貧困地區舉辦的傳統工藝展示交流活動。非遺扶貧本質目的是讓群眾增收,只有真正調動貧困戶積極性,方能發揮其作用。非遺扶貧發展好、利用好,能形成扶貧就業、產業發展和文化振興的多贏格局。2017年12月12日,是江蘇省徐州市馬莊村80歲的村民王秀英一生中難忘的。在徐州視察的走進香包工作室,和王秀英握手,看到這些手工制作的特色香包,連連稱贊“真不錯”“很精致”。來到我們這個巾幗手工加工點,看望我們這些制作特色香包的姐妹們,鼓勵我們要將香包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然后再指導她們在繪畫中體驗的真正魅力。這段視頻可以說是當前線下非驗的一個縮影。從關注非遺到主動了解,再到近距離體驗,人們對非遺文化的興趣早已從遠觀發展到了近品的階段,非驗正在成為一種新潮流、新風尚。在文旅融合不斷深化的當下,越來越多的群眾以旅游方式頻繁走進文化景區和文化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