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減速機軸承選擇有哪些因素呢?
1、環境因素
行星減速機的工作環境是什么樣的,安裝減速機的設備是在室內工作?還是在室外工作?塵土,雜質能否進入?周圍的環境溫度是高還是低?軸承安裝位置有加熱或冷卻裝置么?
2、安裝生產因素
此次產品是大批量生產,還是少量個體生產?
3、潤滑因素
軸承潤滑油的工藝程序有沒有確定,是循環油潤滑還是其它?有沒有特定品牌的潤滑油?軸承潤滑油的密封條件如何?
4、載荷因素
作用在齒輪和軸承上的載荷有多大?輸入的扭矩是多大?除了齒輪施加力以外,還有沒有其它的力?
5、軸承軸的布置因素
軸是水平布置,還是垂直,傾斜的布置?在運行過程中軸是否移動?
6、軸承工作壽命因素
規定要求使用工作壽命是多久?
7、軸承座因素
要考慮到軸承座的剛性,在運行過程中是否會發生變形?
8、軸引導方式因素
軸在軸向是允許一定量的軸向位移?還是軸必須有大的軸向竄動?
9、財務預算因素
軸承布置費用的增加能提升系統功能的可靠性,穩定性么?為了延長工作壽命,方面行星減速機安裝,費用有所提高可以么?
10、速度因素
軸承及齒輪組是高速運轉?還是低速運轉?或者速度有時高,有時低?
行星減速機內部齒輪均采用滲碳淬火和磨齒,整體結構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承載能力高,使用壽命長、運轉平穩,噪聲低、輸出扭矩大,速比大、效率高、性能安全的特點。兼具功率分流、多齒嚙合獨用的特性,是一種具有廣泛通用性的新型減速機,各齒輪在受力不平衡的條件下能夠做徑向游動,使各齒輪均勻分擔載荷。另外,行星齒輪傳動結構的對稱性,也使得作用于中心輪和轉臂軸承中的反作用力相互平衡,從而有利于提高傳動效率,效率值可達0.97~0.99;由于采用了多個結構相同的行星輪,均勻分布在中心輪周圍,從而可使行星輪與轉臂的慣性力相互平衡,使參與嚙合的齒輪數增多,實現了行星傳動的運轉平穩,增強了抵抗沖擊和振動的能力,工作可靠性更高。
行星減速機具有高精度、高鋼性、高負載、高效率、高速比、高壽命、低慣性、低振動、低噪音、低溫升、外觀美、結構輕小、安裝方便、精確定位等特點,適用于交流伺服馬達、直流伺服馬達、步進馬達、液壓馬達的增速與減速傳動。
行星減速機廣泛應用于工業機器人、電子信息技術產業、醫療衛生、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紡織、印刷、食品工程、冶金、環保工程、生產自動化,數控機床制造產業。
行星減速機具有機身小,低噪音,高效率,高減速比等一系列優點,但是它與蝸輪蝸桿減速機相比不具備的功能是?
行星減速機內部控制速度的零部件主要有太陽輪、行星架、內齒圈。由于行星的齒輪結構有兩個自由度,所以當需要產生傳動比時必須要把以上三個零部件中的其中一個固定,另兩個部件一個作為主動部件,另一個作為從動部件,使行星齒輪結構只能有一個自由度,從而獲得固定的某個傳動比。
行星減速機的工作原理是由一個內齒圈緊密結合于齒輪箱殼體上,環齒中心有一個自外部動力所驅動太陽輪,介于兩者之間有一組由三顆齒輪等分組合于托盤上之行星齒輪組該組行星齒輪依靠著出力軸、內齒圈及太陽輪支撐浮游于期間;行星減速機當入力側動力驅動太陽輪時,可帶動行星齒輪自轉,并依循著內齒圈之軌跡沿著中心公轉,游星之旋轉帶動連結于行星架出力軸輸出動力。根據其工作原理來說行星減速機不具備自鎖功能。
蝸輪蝸桿減速機工作原理;蝸輪蝸桿傳動的兩軸是相互交叉垂直的;蝸桿可以看成為在圓柱體上沿著螺旋線繞有一個齒(單頭)或幾個齒(多頭)的螺旋,蝸輪就象個斜齒輪,但它的齒包著蝸桿。在嚙合時,蝸桿轉一轉,就帶動蝸輪轉過一個齒(單頭蝸桿)或幾個齒(多頭蝸桿)。蝸輪蝸桿主要作用傳遞兩交錯軸之間的運動和動力,軸承與軸主要作用是動力傳遞、運轉并提高效率。 在蝸輪蝸桿減速機的傳動方式中,蝸輪傳動具備其他齒輪傳動所沒有特性,即蝸桿可以輕易轉動蝸輪,但蝸輪無法轉動蝸桿,這是因為蝸輪蝸桿的結構和傳動是通過摩擦實現造成的。蝸輪無法轉動蝸桿,從而實現自鎖功能。
以上說明得出行星減速機不具備蝸輪蝸桿減速機的自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