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早間,截至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稿,倫銅價格為8049.55美元/噸,國內銅價格61370元/噸,較今年3月的值降幅分別為25.78%和18%,較6月初的價格降幅也超過了15%。
6月上旬以來,銅價連續下行:
銅產品被廣泛地應用于電氣、輕工、機械制造、建筑工業和國防工業等領域,常能作為經濟活動的前期指標。
華聯研究員黃忠夏指出,公共衛生問題反復、地緣政治沖突以及美國進入加息周期等因素,導致銅價掉頭向下。
上海鋼聯銅事業部分析師王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稱,近期銅價下跌明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宏觀因素方面,主要是市場通脹壓力較大,美聯儲加息力度超過預期,市場對后市經濟下行預期強烈;東歐地緣政治沖突持續,市場擔憂情緒較濃。
在基本面因素方面,前期公共衛生事件反復對市場消費帶來影響,終端家電和汽車等行業均出現弱勢局面;另外電解銅產出持續回升,進口量出現增長趨勢,國內電解銅供應壓力增加,但消費端并沒有起色,反而走向弱勢。
對于銅價短期內的劇烈變動,給產業鏈下游的不同環節也帶來了影響。
今日銅價下跌! 長江現貨 1#銅價:58425元/噸,跌2810元/噸 。 “影響銅價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各個國家對銅的需求,若需求高,銅價便會上漲,若需求低或突然取消購買訂單,銅價就會驟降。銅的供給方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銅價,比如銅礦工罷工,銅的產出量就會下降,銅價就會遭遇危機。銅礦的購買一般都是使用美元結算,所以美元的匯率浮動也會影響銅價,雖然用其他國家貨幣結算的方式少,但是單個國家甚至整個國際經濟的變遷會對銅價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滬銅主力合約在周二繼續下跌,在周二夜盤開盤后一度暴跌超3%。銅價下跌主要是因為悲觀的情緒,CNN恐懼貪婪指數僅為21,市場處于極度恐慌狀態。宏觀方面,歐美的6月制造業PMI均已出爐,分別錄得53和52.1,均不及5月。具體來看,美國新訂單自2020年5月以來跌破榮枯線,僅為49.2。基本面并沒有太大變化,下游采購并沒有因為價格暴跌而情緒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