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傷傷口的處理不僅有利于重要解剖結構及功能恢復,同時是預防傷口感染,預防破傷風、狂犬病的重要措施,臨床必須給與傷口處置足夠的重視,避免不必要的并發癥的出現。
犬咬傷后傷口處理
對于有活動性出血的傷口應給予直接壓迫止血,并應在傷口遠端區域進行神經血管評估。深至重要結構的傷口應作為嚴重穿透傷處理。
傷口沖洗和清洗
用的弱堿性清洗劑和一定壓力的壓力的流動清水使用的清創設備,交替清洗所有咬傷處約 15 分鐘,使用的清洗設備對傷口內部進行沖洗,以確保達到有效沖洗,最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避免在傷口處殘留肥皂水或其他清洗劑。
產品小助手:19937037270
消毒處理
徹底沖洗后用稀碘伏或其他具有滅活病毒能力的醫用制劑涂擦或清洗傷口內部,可以滅活傷口局部殘存的狂犬病病毒。
清創及擴創
犬咬傷傷口尤其撕裂傷清創去除壞死組織,必要時行擴創術,穿刺傷傷口可以進行必要擴創確保清創效果。傷口閉合的方法因咬傷類型不同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差異,劃傷及簡單穿刺傷不需要 I 期閉合。單純撕裂傷傷口,臨床醫生可采取 I 期傷口閉合。如果美觀需要時,如面部撕裂傷,臨床醫生也可以對這類傷口選擇 I 期修復。
給予恰當的傷口處理對于接受 I 期傷口閉合患者的預后和降低感染風險極為重。縫合咬傷傷口時,需要進行充分的沖洗、清創,避免深部縫合(如果可能),預防性抗生素治療以及密切隨訪。
預防破傷風
犬咬傷傷口屬污染傷口,感染破傷風幾率較高,應根據《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范(2019 年版)》中附件 1《外傷后破傷風疫苗和被動免疫制劑使用指南》進行破傷風預防。
預防狂犬病
犬咬傷是狂犬病發生的主要途徑,可能感染發病,應根據現行的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的規范、指南進行狂犬病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