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機空轉,輸送鏈版不運行。
解決方法:為延長電機使用壽命,我司對減速機使用了保護器,打開鏈盒輕輕緊動保護器螺絲直到輸送鏈條運行為止。
2、 數控鉆床排屑機初次安裝接通電源后電機不運轉。
解決方法:查看電機電源輸入電壓是否正常,有無虛接現象。
3、長期使用過的數控鉆床排屑機出現鏈條拉長松動。
解決方法: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傳動軸調節螺栓直到正常為止。
4、數控鉆床排屑過程中出現卡殼或碎屑卡入鏈條無法運轉。
解決方法:出現這種問題需要立即停止排屑機的工作將卡入鏈板的碎屑取出,并及時向廠家咨詢。
5、排屑鏈板斷裂。
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鏈板過載,而減速電機依然正常運轉造成的損壞。主要對策有放松機械式過載保護器,而使它能正常工作,遇到過載情況過載保護器打滑,而不至于拉斷鏈板;另一種辦法是加裝電子過載保護器,設定一個正常范圍內電流,當電流大于這一數值時,斷電器斷開,從而保護鏈板不至于斷裂。
6、鐵屑經常卡滯,不能正常排出。
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螺旋狀的鐵屑太長,有時一根鐵屑能達到3-5米,絲絲連連,越積越多造成卡滯。主要對策有凡是鏈板經過的有角度的地方一定要做成圓弧狀,不可出生硬的角度,這樣有利于鐵屑的排出;再者在排屑口下部加裝擋屑板,防止鐵屑卷入鏈板下方造成卡滯。
一、機頭、機尾傳動部
1、機頭、機尾、過渡槽、過橋架無開焊。機架兩邊的對中板的垂直度允差不得大于2mm。機架上設備傳動設備的定位面、孔契合技能文件的需求。
2、機頭架、機尾架與過渡槽的銜接要嚴密。上下左右交織不得大于3mm。
3、壓鏈器銜接結實,磨損不得超越6mm。超越時,可用電焊或熱噴涂辦法修正。
4、整體鏈輪組件、盲軸設備契合技能文件的需求。選用分體鏈輪構造時,半滾筒、半鏈輪組合空隙應契合規劃需求,通常在1~3mm范圍內。
5、機頭軸、機尾軸滾動靈敏,不得有卡碰表象。
二、機械傳動設備
1、機殼各軸孔尺度精度、粗糙度、中間距、各孔的形位公役,均應契合技能文件的需求。
2、機殼和聯接罩上的螺紋孔、定位孔、臺修正后契合技能文件的需求。
3、軸承無顯著磨損痕跡,游隙契合需求。
4、緊固件無顯著塑性變形。
5、各零件無損傷,無顯著磨損痕跡、變形。
6、密封件和有機軟管悉數更新。
7、拼裝時各零部件要仔細清潔,不得有銹斑,機殼內不得有任何污雜物。
8、各傳動部設備、調整后契合技能文件的需求。
9、減速器按規則寫入光滑油。液力耦合器作耐壓實驗并寫入規則種類和體積的介質。
10、制動盤、聯軸器、耦合器動平衡實驗契合技能文件的需求。
11、減速器、鏈輪組件無滲漏表象。冷卻、光滑設備完全、無缺,無滲漏表象。
12、設備結束,人力試轉無卡阻表象。
三、鏈輪、舌板、分鏈器
1、鏈輪齒面應無裂紋或嚴峻磨損,鏈輪承托水平圓環鏈的平面的最大磨損:節距≤22mm時,不得超越5mm;節距≥22mm時,不得超越6mm(可用水平圓環鏈置于鏈輪上,查看圓環鏈上外表與輪轂的間隔)。
2、鏈輪不得有軸向竄動。雙方鏈鏈輪與機架兩邊空隙應契合規劃需求,通常不大于5mm。
3、護板、分鏈器無變形,運轉時無卡碰表象。舌板不得有裂紋,最大磨損不得超越原厚度的20%。
4、聯軸器的彈性元件、剪切銷的原料與尺度均應契合技能文件的規則。
5、防護罩無裂紋,無變形,銜接可靠。
四、機身
1、刮板、鏈條
(1)刮板曲折變形不得大于5mm。中雙鏈、中單鏈刮板長度磨損不得大于10mm。
(2)圓環鏈伸長變形不得超越規劃長度2%。鏈環直徑磨損不得大于1—2mm。
(3)拼裝舊鏈條時,應把磨損程度一樣的鏈條拼裝在一起,以確保鏈條的長度共同。
(4)刮板和鏈條銜接用的螺栓、螺母有必要型號、標準共同。
2、溜槽
(1)溜槽平面變形不得大于4mm。
(2)焊縫不得開焊,中板和底板磨損不得大于規劃厚度的30%(部分不超越50%)。
(3)溜槽和過渡槽的銜接,上下錯口不得超越2mm,左右錯口不得超越4mm。
(4)溜槽搭接部分無卷邊。
(5)溜槽銜接件不得開焊、開裂。銜接孔磨損不大于原規劃的10%。
(6)溜槽槽幫上下邊際寬度磨損不得大于5mm。
(7)溜槽的封底板不得有顯著變形。
(8)開天窗槽的插板無顯著變形,銜接結實無松動表象。
(9)銷排(齒軌)座無顯著變形和破損。
(10)特別槽(變線槽、舉高槽、銜接槽)無顯著變形,過渡順利。
(11)鏟煤板(滑道)無開焊和顯著變形,刃口無卷邊。
(12)導向管沿軸向曲折變形不得大于4mm,磨損不得大于原導向管直徑的20%。
(13)擋煤板無開焊,無顯著變形。電纜槽無開焊,其變形量不得超越原槽寬的±5%,部分不呈現棱角和曲折。
(14)銷排(齒軌)磨損不得大于5mm。
(15)電纜槽夾板無顯著變形。
3、運用保護
(1)操作人員應按運用說明書需求進行操作。
(2)確保減速器內常常堅持規則的注油量,各密封處不得有滲漏表象。
(3)應先開機后裝煤,不得帶載發動。
(4)留意查看刮板鏈漲緊程度,發現松懈應及時緊鏈。
(5)常常查看各銜接螺栓,應完全無松動,特別是減速器合箱螺栓、減速器與聯接筒銜接螺栓、聯接筒與電機銜接螺栓,刮板鏈螺栓等。發現短缺、松動應及時補齊、擰緊。
(6)常常整理機頭處的浮煤,避免帶入下槽添加阻力。
(7)常常留意減速機的工作情況,發現異常,如噪音過大、溫升過高及密封面有滲油漏油表象時,應及時處理。在維修時各維修部位應按規則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