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工業污水處理不達標將會引發嚴重后果。關于工業廢水有很多技術工藝,不同的技術應用到不同的工業廢水領域的同時也產生了眾多問題,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了關于工業廢水處理技術8大問題總結,希望給做工業廢水的你提供幫1.問:U:SB池不設內回流時,如果排泥時泥排多了如何辦?答:因為污泥不外流的,所以也不存在你說的問題。如果另設沉淀池,污泥就要回流,但回流量的大小也只能反映污泥在整個系統內的周轉速率或循環速率,也與系統內的污泥量無關,也就是說如果U池不排泥,無論污泥回流量是大是小,系統內的污泥量不會影響(不考慮污泥增長的因素情況下)。問:如果U:SB排泥時控制不當,造成污泥流失怎么辦?如何恰當控制排泥量?答:這是運行管理方面的事了,如同好氧活性污泥工藝有三相平衡的調節一樣,各類厭氧裝置的各項運行參數也要根據運行狀況來控制的,如泥、水二相平衡的調節,使反應器的容積負荷控制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容積負荷(這里指污泥所點的容積)是通過排泥量來控制的,也受限于廢水水量和濃度。當廢水量增加或廢水濃度增加時,為了保持負荷平衡,就要少排泥或不排泥,提高系統的污泥量,反之則多排泥以減少系統污泥量。
廢酸水處理產生大量污泥并消耗石灰。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對于環境帶來的嚴重的影響。目前,常用的混酸再生技術可分為全酸再生技術和游離酸再生技術。噴霧焙燒法酸再生屬全酸再生技術,其與樹脂吸附法的游離酸再生技術有較大不同。樹脂吸附法僅能回收游離酸,不能回收化合酸及金屬,但占地面積少,投資省,適宜隨主線酸洗機組成套在線設置。噴霧焙燒法不僅能回收游離酸,還能回收化合酸及金屬,但占地面積較大,投資較高,適宜全廠集中建站統一處置廢酸。
監測數據表明,該工程運行效果良好,出水達到《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4287—212)及其修改單中規定的企業間接排放要求。同時,部分廢水系統出水經預處理回用至印染車間重復使用,中水回用率達到蕭山區環保要求的不低于5%。工程概況蕭山某印染廠主要從事滌綸染色加工,染料品種主要為分散染料和直接染料,另有少量混紡染料。車間主要生產設備有高溫高壓染色機39臺,常壓染色機17臺,罐蒸機1臺,預縮機1臺,堿減量機1臺,拉幅定形機6臺及其他附屬設備。
PP鮑爾環填料特別適用于石油化工堿等氣體,環保產業在低溫-度)蒸餾吸收和洗滌塔和二氧化碳脫氣塔,塔的臭氧接觸反映接觸其他反應塔包裝等表觀密度的影響圖上增加填料干混合原料。從圖中可以看出,鮑爾環填料的增加對表觀密度的影響很小,僅為%左右。這是由于包裝的流動性更好,尤其是在高溫流動性能更好,所以粒子之間在混合過程中由于添加碳酸鈣降低PVCPVC粒子和機械表面之間的摩擦,從而降低總摩擦材料,以及碳酸鈣體積,這種現象更加明顯。
六角形蜂窩填料(斜管填料)材質有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乙丙共聚三種。組裝
形式的斜管和直管兩種形式。
【適用范圍】
斜管主要用于各種沉淀和除砂作用。是近十年來在給排水工程中采用廣泛而且成為一項
水處理裝置。它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高,占地面積小等優點。適用于進水口除砂,一
般工業和生活給水沉淀、污水沉淀、隔油以及尾張濃縮等處理,即適用于新建工程,又
適用于現有舊池的改造,均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直管主要用于生物濾池的高負荷生物濾池、塔式生物濾池、淹沒式生物濾池(又稱接觸
氧化池)以及生物轉盤的微生物載體,對工業有機廢水和城市污水進行生化處理。
斜管特點:
1. 濕周大,水力半徑小。
2. 層流狀態好,顆粒沉降不受絮流干擾。
3. 當斜管管長為1米時,有效負荷按3-5噸/米2·時設計。V0控制在2.5-3.0毫米/秒范
圍內,出水水質。
4. 在取水口處采用蜂窩斜管,管長2.0~3.0米時,可在50-100公斤/米3泥砂含量的高
濁度中安全運行處理。
5. 采用斜管沉淀池,其處理能力是平流式沉淀池的3-5倍,加速澄清池和脈沖澄清池的
2-3倍。
直管特點:
1、處理效率高于活性污泥法,一般水力負荷為100-200米3/米2·日,有機負荷為
2000-5000克/米3,因此縮小了占地面積。
2、曝氣強度低于活性污泥法,且不需污泥回流,故能降低動力消耗及簡化管理。
3、污泥量少,減少了污泥脫水等后處理工作量。
4、產生的污泥沉降性好,有利于后段懸浮物的去除。
5、適應性強,能適應不同水質的范圍大,對水質、水量突變的沖擊負荷的忍耐力強,
維持穩定的處理效果。
蜂窩斜管填料的技術參數及創造由來 蜂窩斜管填料沉淀的基本原理是“淺層沉淀”。
這一概念很早就被提出,在醫學資料上亦早有利用斜管加速血液沉降的報導。
這里主要向大家介紹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有機廢氣。膜生物反應器主體由并聯的中空纖維膜管組成,微生物在管間的液相中生長,廢氣從管內通過時,氣相的污染物通過擴散作用,由膜轉移到液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通過在膜的一側加入吸收劑的方式,利用吸收劑對不同氣體的溶解作用來分離、凈化氣體,吸收劑須對揮發性有機廢氣有很高的溶解性,而對空氣中的其他成分基本上不溶解。使需要接觸的兩相分別在膜的兩側流動,兩相的接觸發生在膜孔內或膜表面的界面上,這樣就可避免兩相的直接接觸,防止了乳化現象的發生。
厭氧池和好氧池聯合完成除磷功能。工藝特點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不同種類微生物菌群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的功能。在同時脫氧除磷去除有機物的工藝中,該工藝流程為簡單,總的水力停留時間也少于同類其他工藝。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下,絲狀菌不會大量繁殖,SVI一般1,不會發生污泥膨脹。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為2.5%以上。脫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響,除磷效果則受回流污泥中夾帶DO和態氧的影響,因而脫氮除磷效率不可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