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開展ISO14001工作應從“利國、利民、興業”的角度出 發,才能達到終的目的和取得佳的效果。對于ISO14001標準在提高企業環境管理水平,擴大出口,改善環境狀況等方面的積作 用,各方面基本上已達成了共識。關鍵是在ISO14001的推廣和實施過程中,政府、企業、認可機構、認證機構、咨詢機構、環保科研 機構、采購商等相關各方要加強溝通,緊密協作。要多考慮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和優秀民族企業的利益,而不囿于部門或機構的小利 益,密切配合,才能將ISO14001這塊蛋糕做大、做好。這樣,既有利于ISO14001事業的快速、發展,也使得參加ISO14001工作的 社會各方盡快地得到各自的回報。
后,還應全面地看待ISO14001標準。 既要看到它的先進性、科學性,代表未來一段時期環境管理的發展方向。同時,ISO14001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除了要求企業在其環境 方針中對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持續改進作出承諾外,并不規定環境表現的絕對要求,因此兩個從事類似活動但環境表現不同的企業 ,可能都達到ISO14001標準要求。因此,可以通過符合本地區而非出口市場所在國的環保法律法規來達到ISO14001要求,體現了貿易 的對等原則,有助于消除貿易壁壘。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西方發達國家都是在非常好的環境管理經驗、環保科技的基礎上采用 ISO14001標準的,在這一點上,包括我們在內的大部分發展我國家與西方發達國家并不處在同一起跑線上,這種劣勢有可能通過西方 發達國家的嚴格立法和貿易政策轉化成對我出口產品的貿易壁壘。為此,我們應當努力迎頭趕上,盡快實施ISO14001標準,同時還應 通過雙邊和多邊貿易協定等國際談判方式,據理力爭,以求為我國的出口企業留出一段推行ISO14001標準,與國際接軌的時間。
ISO14001認證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對環境管理體系的要求,使一個組織能夠根據法律法規和它應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關于重要環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實施環境方針與目標。它適用于那些組織確定為能夠控制,或有可能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但標準本身并未提出具體的環境績效準則。
本標準適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組織:
a)建立、實施、保持并改進環境管理體系;
b)使自己確信能符合所聲明的環境方針;
c)通過下列方式展示對本標準的符合;
1)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聲明;
2)尋求組織的相關方(如顧客)對其符合性予以確認;
3)尋求外部對它的自我聲明予以確認;
4)尋求外部組織對其環境管理進行認證/注冊。
本標準規定的所有要求都能納入任何一個環境管理。其應用程度取決于諸如組織的環境方針、它的活動、產品和服務的性質、以及它的運行場所及條件等因素。本標準還在附錄A中對如何使用本標準提供了資料性的指南。
ISO14001環境因素識別評價中的幾個問題
環境因素特別是重要環境因素是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筑基礎,體系的其它管理要素都是圍繞它們而開展管理活動的。《ISO/IEC62環境管理體系審核導則》及“中國國家EMS認證機構認可制度“中都將環境因素列為四個需要重點審核的要素之一。環境因素是環境管理體系中重要的要素。另一方面,在建立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時如何有效、充分地識別、評價環境因素,在實施審核時如何審查組織在這方面的成效,是EMS工作中困難的任務之一,也是疑問多、難把握的地方。
現就EMS實際工作中經常涉及到的幾個疑難點的處理方法進行如下探討:
1環境因素識別的充分性
許多公司在識別、評價環境因素時能夠比較全面地考慮污染物排放,而在考慮源頭避免或減少污染物產生方面相對薄弱。ISO14001標準核心特點之一是污染預防思想,即在產品、活動、服務各方面及全過程中要避免、減少及控制環境影響,要從“投入”和“產出”兩方面去考慮環境因素。為此,在設計程序、識別和評價環境因素時,應考慮產品及其包裝設計、工藝設計、原材料選用、能源資源消耗、運輸倉儲、有毒有害化學品使用、固體及液體廢棄物管理、生產過程污染物產生排放、產品使用、服務及廢棄等環節中可能產生有害或有益環境影響的因素。充分領會產品生命周期分析法的思想以及工藝過程分析法的思路,對全面識別環境因素是有幫助的。
2異常狀態下的重要環境因素
某些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污染物,但由于環保設備齊全先進,控制手段得力,各種污染物終均遠低于適用排放標準得到排放。因此,EMS工作人員認為這方面不存在重要環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