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醫療服務機器人能夠根據武漢火神山醫院的需求分別執行遞送化驗單、藥物等工作,代替醫護過程中簡單但耗力的流程化工作。清潔消毒一體機器人,實現了自主定位醫院內環境,規避密集的人流,主動完成清掃任務。部分類型的機器人在武漢等地區開展配送服務,有效降低了疫區配送人員在高危環境下配送時被感染的風險。
"工業機器人技術不僅能提高企業工廠的生產效率,更能大大降低用工風險。這也是我國強力深入推行《中國制造2025》戰略部署的重要原因。"該校機電工程學院院長戴劍介紹到,機器人在配送物流、醫療康復等領域的應用需求將拉動工業個別細分領域發展,如醫藥領域自動化暴增需求將加大對包裝、分揀等相關領域機器人的需求,工業機器人相關專業的學生就業將迎新的紅利期。
從行業領域看,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制造業員工所擁有的機器人數量)是衡量國家制造業自動化發展程度的重要標準之一。《全球機器人2019》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平均密度為99臺,中國是140臺,盡管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與其它國家仍相較甚遠,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密度有著巨大增長空間,我國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前景十分廣闊,繼而催生出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的巨大的需求空間。同時機器人租賃模式已經被大多企業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