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巖濾料經過選礦、破碎、篩分、研磨等一系列工藝加工而成的粒狀濾料,其主要成分為硅、鋁、錳、鐵等幾十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表現為接近圓顆粒,顏色為紅黑褐色,多孔質輕,顆粒粒徑可根據不同要求生產。
高效掛膜輕質濾料在物理微觀結構方面表現為表面粗糙多微孔,這些特點特別適用于微生物在其表面生長、繁殖,形成生物膜。火山巖濾料在曝氣生物濾池方面不僅能處理市政污水,以及可生化的有機工業廢水、微污染水等,也可在給水處理中取代石英砂、活性炭、無煙煤等用作過濾介質,同時還可對已經過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工藝后的尾水做深度處理,其處理出水達回用水標準后可作中水回用。
污水處理火山巖生物濾料在小規模分散型污水處理中大量
使用生物膜污水處理工藝,比使用活性
污泥工藝更有優勢,具體體現在:①微生物相方面,各種生物膜工藝中參與凈化反應的微生物多樣化,微生物的食物鏈較長,世代時間較長的微生物易于存活,在分段運行中每段都能夠形成優勢菌種;② 在處理工藝上,各種生物膜工藝對水質水量變化均有較強的適應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易于固液分離,能夠處理低濃度的污水,易于維護、節能。
2005年,為了完成國家的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課題,完成了國家科技攻關成果,再次證明了火山巖濾料在城市飲用水應用的價值。采用“火山巖顆粒填料生物接觸厭氧法”作為預處理技術去除水中有機物和氨氮,生物載體采用惰性顆粒填料——火山巖陶粒,它具有粒徑小(直徑2-6mm)、易掛膜、氧的傳質效率高,兼有過濾作用、經濟性強等優點,生物預處理與傳統處理的組合工藝,出水經氯消毒,其致變活性低于傳統處理工藝的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