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現將強制性產品認證、技術鑒定重要事宜告知如下:
一、初始認證及技術鑒定工廠檢查階段
1、檢查組現場檢查結論為推薦通過。
對于檢查組開具的不合格報告,企業應迅速完成整改措施制定并及時上報檢查組長進行確認,保證檢查組長在5個工作日內網上上報有關檢查資料,同時,企業應盡快將整改資料(含證明材料)報檢查組長確認,由檢查組長上報評定中心。
如果企業在30日內未向檢查組長提交整改資料(含證明材料),或提出的整改措施不符合要求,工廠檢查結論將為不推薦通過,此次認證中止。
為加快認證過程,歡迎企業敦促檢查組長及時確認不合格報告,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網上上傳工作。如果企業及時提交了有關資料,但檢查組長不盡快確認,請及時向評定中心督查室(010-87273957),評定中心工廠檢查與產品檢驗管理處(010-67244682)反映,以便我們采取處理措施。
2、檢查組現場檢查結論為不推薦通過
本次認證中止。
企業如擬繼續委托認證,可按認證規則要求,在具備基本質量保證能力的前提下,再次向評定中心提出認證委托。
3、獲證后的相關工作
企業獲得證書后,應及時購買CCC認證標志或申請使用模壓、絲網印等形式的CCC認證標志,并在產品上及時加施。請按照評定中心網站www.cccf.net.cn通知公告欄目2015年5月8號發布的《關于消防產品強制性認證企業申購CCC認證標志的通知》有關要求執行。
企業獲得證書后,應及時派專人參加消防產品生產、銷售流向登記管理系統的培訓,在出廠合格的產品上按規定加施消防產品身份信息標志,并在消防產品身份管理系統中按時上傳產品的銷售流向信息。
二、證書保持應關注的重要事宜
1、認真學習認證實施規則、細則,掌握證書保持基本要求
企業獲得證書后,應認真學習發布在www.cccf.net.cn網站上的認證實施規則、細則,密切關注評定中心適時發布的重要規定、政策措施等。
企業的法人代表、管理者代表、生產管理人員、質量管理人員以及有關人員,應按照各自職責,保證獲證產品的質量符合強制性產品認證標準要求,保證產品的一致性以及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生產檢驗資源等符合強制性產品認證規則、細則要求,。
2、認證關鍵要素變化后的有關規定
1)企業的基本信息變化
企業的法人代表以及直接影響強制性認證、技術鑒定有效性的人員發生變化時;企業(認證委托人、生產者、生產企業)的注冊地址或相關重要信息(如:統一信用代碼,納稅編號等)發生變化時,應立即通過“網上認證業務系統”(http://www.cccf.net.cn:8000/)填報“企業信息變更”欄目上報。
2)涉及認證有效性的變化(典型示例)
企業發生搬遷、轉制、出售等情況時,應立即通過“網上認證業務系統”(http://www.cccf.net.cn:8000/)向評定中心提交有關變更委托,評定中心將視具體情況對相關證書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對于發生上述情況后能夠保證庫存合格產品出廠或售后服務的,給予規范性告知;對于暫不能保證庫存合格產品出廠或售后服務的,根據有關規定暫停證書。但對于發生上述情況后未及時向評定中心提交有關變更申請的,特別是被地方執法部門發現存在上述情況的,其證書將被依法暫停或撤銷。
企業擬調整或變更產品一致性涉及的關鍵工藝、結構、材料、部件、配方等時,請立即與出具認證型式試驗報告的指定實驗室溝通,由該實驗室按我中心下發的有關處理方案(或該實驗室經研究并得到我中心確認的技術要求)進行評價或差異項檢驗,結論合格的,再通過“網上認證業務系統”(http://www.cccf.net.cn:8000/)向評定中心提交變更委托。
3、認證擴大的有關規定
凡是證書上沒有闡述、標明的產品(含產品范圍),均為未經認證的產品,企業擬生產上述產品時必須按照認證擴大程序進行委托。
1)企業委托認證擴大時,請立即與出具認證型式試驗報告的指定實驗室溝通,由該實驗室判定擬擴大的產品是否屬于原證書單元內產品。若屬于,由該實驗室輔導企業完成型號確認,特性文件填報等基礎工作,并通過“網上認證業務系統”(http://www.cccf.net.cn:8000/)向評定中心提交擴大委托。若不屬于,應進行新認證單元的型式試驗,結果合格的由該實驗室輔導企業完成型號確認,特性文件填報等基礎工作,并通過“網上認證業務系統”(http://www.cccf.net.cn:8000/)向評定中心提交擴大委托。
2)在獲得評定中心同意擴大的認證結論前,委托企業不得銷售該類產品。
4、其它
1)企業擬對獲得的證書進行注銷時,應通過“網上認證業務系統”(http://www.cccf.net.cn:8000/)向評定中心提交注銷申請,詳細說明注銷原因并承諾對已售出的產品承擔應負的質量責任。企業產品發生質量問題并未得到糾正、在國家、地方各類監督活動中出現問題、在評定中心組織的跟蹤管理出現問題等現象時,不允許以證書注銷的方式逃避質量責任與相關法律責任。
2)企業獲得證書后,如接到以國家質監局或地方行政主管部門等名義開展的產品質量監督活動,應立即向評定中心認證業務處報告(010-67283071、87276298),為防止詐騙、保障企業利益,我中心將對上述情況進行必要核實后回復。企業應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同時必須按規定接受國家及地方主管部門正常開展的各項監督。
在各級行政主管部門開展的產品質量監督活動中,如果出現產品綜合判定不合格的現象,企業應及時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包括整改后的產品復檢等,同時應立即書面告知評定中心認證業務處,評定中心將按程序對相關證書做出處理,并適時開展后續跟蹤檢查工作。
3)企業除遇不可抗力因素外,必須在規定周期內接受證后監督管理。
4)為有效減輕企業負擔,防范廉潔執業風險,更優質的開展服務工作,我中心開發的“云平臺工廠監督檢查系統”已上線運行,該系統避免了檢查人員到工廠現場,以遠程管理的方式開展證后監督。要求廣大獲證企業積極配合此項工作,保證工廠設施內的監督管理設備有效運行。
5)為保證認證及技術鑒定工作“公開、公平、公正”,防范認證檢驗各過程出現不規范、不廉潔行為,評定中心開展了 “351”廉潔執業回訪制度建設,請積極配合我們的回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