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是發生化學反應時生成了不溶于反應物所在溶液的。從字意上理解就是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去除。污水中的懸浮,可以這是一種物理,簡便易行,效果良好,是污水處理的重要技術之一。
根據懸浮的性質、濃度及絮聚丙烯酰胺凝性能,沉淀可以分為:自然沉淀,絮凝沉淀,區域沉淀。域沉淀的懸浮顆泣濃度較高(5000mg/L以上),顆粒的沉降受到周圍其它顆粒影響,顆粒間相對位置保持不變,形成一個整體共同下沉,與澄清水之間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與污泥濃縮池中均有區域沉淀發生。
絮凝沉淀是顆粒物在水中作絮凝沉淀的。在水中投加混凝劑后,其中懸浮物的膠體及分散顆粒在分子力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絮狀體且在沉降中它們互相碰撞凝聚,其尺寸和不斷變大,沉速不斷加。懸浮物的去除率不但取決于沉淀速度,而且與沉淀深度有關。地面水中投加混凝劑后形成的礬花,生活污水中的有機懸浮物,活性污泥在沉淀中都會出現絮凝沉淀的現象。
缺點
污水處理劑的缺點
在網上看到很多關于聚丙烯酰胺作為的好處,很少提到關于聚丙烯酰胺在廢水處理應用的缺點,
通過網友評論,筆者發現聚丙烯酰胺做為污水絮凝劑的主要缺點有以下三類
1、會使水的COD和氨氮含量
2、鹽度會加 丙烯酰胺有毒 聚丙烯酰胺毒性相對較低
3、加量大的時候的粘度會加。使用量的話,效果又不好 ,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加量。
聚丙烯酰胺用于污水處理時主要用于絮凝沉淀,廢水中只需投加少量的聚丙烯酰胺產品即可以排水中的懸浮物,使更清澈,如果聚丙烯酰胺投加量過大會廢水,流動性減弱,擁擠堵塞排污管道。 這是在使用中常遇到的問題。
絮凝劑的分子、分子結構與形狀及其所帶基團對絮凝劑的活性都有影響。
一般來講,分子量越大,絮凝活性越高;線性分子絮凝活性高,分子帶支鏈或交聯越多,絮凝性越差;絮凝劑產生菌處于后期,細胞表面蔬水性強,產生的絮凝劑活性也越高。
盡管聚丙烯酰胺作為絮凝劑的缺點有很多,但并不影響其作為目前用量 多佳廣的絮凝劑產品之一,聚丙烯酰胺具備超高分子量結構和投加量低,處理單位體積污水成本較低等優點,在沒有出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絮凝劑產品之前,聚丙烯酰胺無疑很具有前景的絮凝劑產品。
針對近日有關媒體和網絡認為中石化成品油硫含量為歐洲15倍,因而導致嚴重霧霾天氣的質疑,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昨日公開回應:石化從2012年5月起開始向北京供應京標Ⅴ車用油(國Ⅴ),它和歐洲現在實施的歐Ⅴ排放標準相當。之所以出現15倍的說法,可能是之前實行的國Ⅲ(歐Ⅲ)車用油品中硫含量為<150ppm,和目前的國Ⅴ(歐Ⅴ)標準相比正好是15倍。
北京油品質量全國
日前北京霧霾天氣引發人們對汽車尾氣排放以及油品質量的關注。有媒體報道稱,目前國內的油品含硫量是國外的15倍,這是導致霧霾天氣和重度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實際上,目前北京的油品質量是全國的。中石化昨日澄清,目前北京京Ⅴ汽柴油排放標準,含硫量在10ppm以下與歐Ⅴ標準相同。全國大部分地區使用的仍然是國III標準油品。
除了油品質量升級方面走在了前面,北京市還宣布2月1日起,將在全國率先執行更嚴格的京Ⅴ機動車排放地方標準,所有不符合該標準的輕型汽油車3月1日后一律停止銷售和注冊。
大部分地區油品質量未提高
據了解,油品質量的升級換代是汽車排放標準實施的重要前提。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岳欣表示,北京實施第五階段排放標準的前提是,北京已在去年置換使用了京Ⅴ標準的汽、柴油。但由于大部分地區用的還是國Ⅲ標準的汽、柴油,其他地區的排放標準遲遲難以實施。
對此有網友調侃,雖然北京的油品質量升級了,但周邊的并沒提高,整個把北京包圍了。
除北京之外,全國大部分地區使用的仍然是國Ⅲ標準油品,上海、珠三角、海南、江蘇等地實施的是國Ⅳ標準。
昨日環保部相關人士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國內的石油公司已具備提升油品質量的條件,但因油品價格問題得不到提高而遲遲不供應國Ⅳ標準的油品,導致了環保部也兩度推遲了重型柴油車國四排放標準的實施。
中石化是目前全國的成品油供應商,其日前發布的《綠色白皮書》顯示,中石化計劃分別于2014年和2015年起供應符合國四標準的車用汽、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