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領域工業機器人銷量大增
全球工業機器人在電子電氣領域(包括計算機設備、無線電、電視和通訊設備、醫療設備、精密光學儀器)的銷量顯著上升,2016年增長41%至91300臺,占總供應量的31%,電子電氣領域工業機器人銷售額在2011年到2016年之間平均每年增長19%。
電子產品和新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電池、芯片和顯示器自動化生產需求的不斷增加,是電子電氣領域需求大增的主要因素。當前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在2013年以后進入高速增長期,這些新產品對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會帶來了廣闊的市場機遇。
目前,在3C領域應用的機器人主要有焊接機器人、移動機器人、裝配機器人等。其中,焊接機器人主要負責電子及電氣機械的焊接工作,目前點焊機器人應用較多;移動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柔性搬運、傳輸等方面;裝配機器人因其精度高,而且柔順性好,主要用于電子電氣產品及其組件的裝配。
與全球數據保持一致的是,我國3C領域機器人銷量在2014年大幅增長150%至16726臺,占總銷量的29%,雖然近兩年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20%以上,是除汽車以外工業機器人第二大的應用領域。
3C行業工業機器人潛在空間巨大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消費電子產品制造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促使消費電子產品與互聯網相融合逐步成為趨勢,使用消費電子產品逐步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消費電子產品的銷售額也不斷提高。手機、數碼產品、家用電器及其附屬產品仍然是消費電子市場中增長最快的產品,同時平板電腦、智能電器、數字電視等產品也迅速走向成熟,成為消費電子市場新的增長點。與此同時,中國消費電子產業將逐步成長為規模大、自主配套能力成熟的產業,未來中國消費電子產業產值與銷售額增長速度將保持穩定。
中國集中了全球70%的3C產品產能,而目前此領域的自動化程度仍較低,主要是由于3C產品品種眾多切尺寸小,其組裝需要用到很多非標的設備,組裝的步驟繁瑣,更新周期快,一臺專用設備可能只用幾個月就無法適用新產品,自動化裝配的難度也很高。
然而,隨著產品精細化、輕薄化的需求增加,對做工的需求也不斷提高,意味著對加工設備,即機器人的需求也在增加。
國產品牌有望在3C領域實現突圍
對比汽車工業來看,非汽車行業國產替代的可能性更大。因為目前我國在汽車行業的機器人密度為發達國家的1/4至1/3,非汽車行業的這一比例在1/11左右,從替代空間來看,非汽車領域的容量最大。
此外,汽車工業注重生產穩定性,行業準入門檻較高,大部分外資整車廠商的生產線標準及機器人選型是全球統一的,國產整車廠對使用國產機器人也持謹慎態度,而在3C、家電、金屬、塑料化工、食品等行業,國外品牌的行業經驗和客戶基礎優勢并不明顯,下游行業客戶更加注重機器人產品的性價比和本土化服務優勢,國產機器人有望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