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安縣罐子窯鎮崧巋村朗大坡大山腰上,一排排現代化建設的“羊樓”分外惹眼。“羊樓”四周,碧綠的甜高粱、高產玉米在夏日的陽光里迎風招展。敦實憨厚的黃元進喜孜孜地抱著一只產下剛滿一個月的小羊羔,熱情地與筆者打招呼。
黃元進個子不高,皮膚黝黑,普安縣罐子窯鎮崧巋村陳家寨組人,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在養羊以前,因父親早逝,家境貧寒,黃元進只讀了初中,剛滿17歲,就外出打工,先是在昆明的一些建筑工地上打臨時工。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幾年下來就有了一些積蓄,后來看到架子工非常賺錢,就帶領家鄉100多名農民兄弟開始創業。2002年開始,掛靠云南省建二公司、匯成建筑公司、云南萬鼎房地產公司、貴州建工集團、九洲建工集團等,在昆明、楚雄、六盤水市干起了架子工和建筑業老板,然而很有靈氣的黃老板并不滿足于做架子工,后來又掛靠云南省路橋一公司修建大(理)保(山)高速公路。2010年又在貴州紅果鎮投資新建煤窯。
轉眼20多年過去,他從當初的毛頭小伙成長為一名事業有成的中年漢子,他帶出去的農民兄弟不少人也賺到了大錢,在家先后修起了漂亮的房子,前不久崧巋村楊柳凹組投入10多萬元,輕松地就修起一棟二樓一底的新房。當地的鄉親們熱心地告訴記者:“在我們這里,可以說近年每建起10棟新房,就有8棟是黃元進帶出去打工搞到事的農民修的!”
今年41歲的黃元進,足跡遍及云貴兩省的山山水水,在2011年回家過春節時,參加了村黨支部組織的返鄉民工座談會,聽說家鄉還有不少群眾貧困,要大力發展畜牧業,但是缺乏領頭試水的“頭羊”的情況時,當時就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此后,作為有心人的他,先后到晴隆海權肉羊加工廠、河南杜泊羊實業有限公司參觀考察,山東曲阜圣泰機械有限公司(考察做青貯飼料機械)通過考察學習,他認準本地確實比較適宜開發養羊項目。他又通過村級遠程教育,學習了解了一些養羊技術,并先后到鎮政府、縣農業局咨詢了政府對發展畜牧業的相關優惠政策。
在村黨支部和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去年開始,黃元進在普安縣罐子窯鎮崧巋村朗大坡新建起普安縣北部健鑫種養殖基地,目前已按標準化新建了羊圈40間888平方米,青貯窖10間680立方米,青飼料機械加工廠房1間260平方米,辦公室4間120平方米,門衛室1間20平方米,醫務屋3間100平方米,消毒室1間16平方米,食堂1間40平方米,包括綠化帶、活動場所總共占地6000多平方米,投入資金累計達260萬元,養殖優質羊318只,配套成功種植甜高粱高產玉米186畝,解決了當地4名農民工就業,還以月薪5000元的高薪,從云南聘請1名高級技工對發展養羊事業進行全程服務指導,預計能圈養1200只羊,待中種養殖基地建成后,可解決20余人的就業。
在村支兩委的有效組織和黃總的帶動下,目前已有5家正在修建羊圈,正準備申請有關部門驗收,另有3家正在籌建中。政府已將該村土地進行合理規劃種植牧草,引導村民種植專供健鑫種養殖基地養羊的青貯飼料,以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民種植玉米的傳統觀念,加快本村產業結構調整。普安縣北部健鑫種養殖基地的建成,將大力推進該鎮草地畜牧業的發展,從而帶動該鎮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加速小康的進程。
談到下步的打算,黃元進說:“我打算繼續擴大種羊基地,建設羊圈,以后將種羊發放給農戶,收回羊種本錢后,農戶養羊繁殖的羊就歸農戶,農戶有50只養羊能力就發50只,有100只養羊能力就發100只,實現做大市場,做強產業,將規模做到1萬只以上!”
以上是我公司客戶黃元進的真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