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輝煌,鉆機/潛孔沖擊器躍上山巔,不曾想,這只是一座根基不牢、隨時崩塌的石頭堆。幸好,跌落谷底的鉆機/潛孔沖擊器,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氣節還在,拼搏向上的勇氣與智慧仍存。
“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古話說的極有道理,卻略顯死板。既然跌倒,也許就是此路不通,轉個身、換條道,誰說不會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
行業下行,需要全體鉆機/潛孔沖擊器人齊心協力、一致向好,才能扭轉頹勢。眼下來看,這是一項大工程。如此,卻并不意味著急于打個漂亮翻身仗的鉆機/潛孔沖擊器企業已經無路可走。“轉角遇到愛”的戲碼總是在上演,如果鉆機/潛孔沖擊器企業轉個身、望過去,也許就會發現,另一個黃金期正在向他微笑,又一次發展的大好時機正在期待與他攜手。
海洋工程裝備:“潛力股”即將爆發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訂單大幅增加,2013年我國共接各類海洋工程裝備訂單超過180億美元,約占世界市場份額的29.5%,比2012年提高16個百分點,已超過新加坡,位居世界第二。新承接各類海洋工程平臺共61座和1艘鉆井船,其中自升式鉆井平臺49座,占世界總量一半以上。可以看出在全球航運業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海工裝備制造業正逆勢而上,呈現出一股蓬勃發展的好勢頭。
海工裝備市場繁榮的背后是大量高價值訂單的涌現,隨著各國對大陸架資源的日益重視,海工裝備制造業開始步入黃金發展期,海上油氣田勘探、開采設備的發展前景很被看好。作為鉆機/潛孔沖擊器行業龍頭企業的三一集團,對市場的敏銳嗅覺更是極度靈敏。2012年4月24日,三一海洋重工產業園在珠海舉行開工儀式,標志著三一集團向海工裝備進軍邁出重要性的一步。
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曾經表示,為中國和全球的海洋經濟提供先進、可靠的現代化裝備,推動海洋經濟的發展,實現產業報國的理想,是三一選擇進入海工裝備領域的初衷。
有專家預測,未來五年是我國海工裝備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目前我國發展海工裝備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包括產業基礎薄弱,研發設計和創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嚴重依賴國外,缺乏制造經驗,本土配套設備嚴重不足,尚未樹立自己的品牌等。
一方面是行業初起步,亟待解決的問題尚且很多;另一方面是發展蓬勃且快速,未來前景被普遍看好。二者綜合,我們不難發現,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具備了堪稱“潛力股”的多個特征,鉆機/潛孔沖擊器企業“下手”需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