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力推的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再次迎來實質利好。3月17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開發銀行(簡稱國開行)對外發布了《關于推進開發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對社會資本開出了更優厚的條件,其中包括,對符合條件的PPP項目,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0年,貸款利率可適當優惠等。《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強協調,積極引入外資企業、民營企業、中央企業、地方國企等各類市場主體,靈活運用基金投資、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等各類金融工具,推進建立期限匹配、成本適當以及多元可持續的PPP項目資金保障機制。同時,還要與開發銀行共同協調解決項目融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融資工作順利推進創造條件。
與財政部去年9月推出的《關于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相比,這次發改委和國開行聯合出臺的措施,對于推進PPP操作來說,刺激力度更大,也更加實惠。
在政策的強力刺激背后,是PPP項目推進的艱難現實。3月19日,民生證券研究院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43號文(即《地方政府性存量債務清理處置辦法(征求意見稿)》,國辦2014年9月發布出臺)出臺前后,34個省市區地方政府推出的總額約1.6萬億的PPP項目。但到目前為止,真正簽約的大約為2100億,僅占總額八分之一。若據此粗略計算,1.6萬億的PPP項目投資規模,實際簽約落地僅有13%,尚不足總盤子的兩成。
強力政策出臺
國家發改委和國開行3月17日發布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強協調,積極引入外資企業、民營企業、中央企業、地方國企等各類市場主體,靈活運用基金投資、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等各類金融工具,推進建立期限匹配、成本適當以及多元可持續的PPP項目資金保障機制。同時,要加強與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溝通合作,協調解決項目融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融資工作順利推進創造條件。
為實現上述目標,《通知》明確,國開行在監管政策允許范圍內,優先保障PPP項目的融資需求;對一些符合條件的PPP項目,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0年,貸款利率可適當優惠;此外,還建立綠色通道,加快PPP項目貸款審批,積極創新PPP項目的信貸服務等。
湖北省襄陽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敬東對經濟觀察報說,從政策內容看,發改委和國開行推動PPP拿出的刺激措施,力度已經很大了。本身國開行的貸款利率就不高,再加上一些項目的貸款期限可以長達30年,這樣的政策,對于進一步推廣PPP項目落地,會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陳敬東也擔心,能夠真正享受到上述優惠政策的PPP項目應該很少。除了國家支持的棚改、安全飲用水工程等重點公益性項目之外,估計其他大部分PPP項目,都很難享受到這樣的條件。
在現實的投資需求下,自2014年11月2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以來,財政部、財政發改委以及地方政府已經相繼出臺政策文件,力推PPP模式。
國家發改委有關官員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社會投資活躍度不高的形勢下,更需要加快推進PPP項目的落地實施。這既是保障投資增長的現實需要,也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重要創新,但確實也存在不少問題。2014年4月,國務院推出了首批80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PPP項目,鼓勵社會資本參與。不過,據透露,目前這些項目的實際落地,仍在推進過程中,國家發改委官員稱,“難度不小,壓力很大”。
2014年底,財政部公布了首批PPP示范項目名單,共30個項目,總投資額1800億元,其中22個是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存量項目。
國家發改委在2014年12月發布的《關于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中要求各地,要擴充項目儲備,各省發改委要建立PPP項目庫,并從2015年1月起,于每月5日前將項目進展情況按月報送國家發改委。據悉,國開行從這些各地上報的項目庫中,篩選出適合的項目,區別執行不同的支持政策。
而根據今年3月1日,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對外透露的消息,初步統計,目前全國各省已公布的2015年PPP項目計劃投資總額已近萬億元。
PPP之難
盡管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開行等都在發力PPP,各地也都在積極推動,但PPP項目的實際落地情況并不樂觀。根據民生證券研究院的統計,全國34個省市區地方政府推出的總額約1.6萬億的PPP項目。但到目前為止,真正簽約的大約為2100億,僅占總額八分之一。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微博]在報告中解釋稱,PPP項目實際成交額占總額比例較小的原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PPP項目存在時滯。其次,社會資本對PPP存在的眾多不確定性心存戒備,進而持觀望態度。最后,相較于高企的融資成本,投資收益不具備吸引力。
而且,民生證券研究院還發現,已成交的項目中有很多是在幾年前就開始考察論證的。例如上海嘉定南翔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在2012年就開始招標了,但直到2014年9月才與中信水務簽訂了PPP協議。報告稱,“這些簽約項目近期迎上了政府力推PPP的風口,便作為PPP項目被大力宣傳罷了。對于新推出的項目,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需要時間論證磋商,上馬仍需時日。”
在襄陽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敬東看來,許多PPP項目難以落地,根本的原因在于公益性項目的收益性本身就不高,而且投資期往往都很長。在一些一線城市也許還有污水處理、收費性的路橋項目有一些收益率,在很多三四線城市,極少能拿得出來具有收益性的政府公益項目。
陳敬東測算認為,如果一個投資項目收益率都低于12%的話,對于社會資本方來說,就很難具有吸引力。因為社會資本方也需要借助貸款來投資,而一般商業銀行的實際貸款利率大概在7%左右,優惠最大的棚改項目的貸款利率5%左右。在這個基礎上,最終計算下來,很多PPP項目的收益率很難吸引社會資本。
民生證券研究院在它的報告中舉例貴州桐梓縣的13個污水處理PPP項目說,其內部收益率是8%。在融資成本、項目低收益和政策方面高度不確定性的三重約束之下,PPP項目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不夠。陳敬東說,對于資本方收益是第一位的,在沒有收益的情況下,誰貸款也不行。更何況,銀行本身也會考慮項目收益性。
此外,長期以來,政府機構給社會資本形成了信用度不高的印象,這進一步影響了社會資本的信心和積極性。陳敬東說,很多社會資本方擔心,一個PPP項目簽了,但要是過幾年,這個地方的政府換屆了呢?事實上,在目前已經獲得PPP項目的企業中,央企、大型民企、跨國公司等巨無霸仍然是主角。
西部省份陜西省將2015年定為該省推行PPP的開局之年,目前抓緊組織推出一批PPP項目。但由于前期對這一模式并不熟悉,近期,當地邀請了國家發改委、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等進行培訓。
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體制政策室主任吳亞平是對陜西省進行PPP培訓的專家之一,他曾到多地進行過PPP培訓,他的感覺是,地方對PPP的積極性很高,但要實際推行起來,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吳亞平對經濟觀察報說,現在推行PPP項目,一個現實的問題是有穩定收益性的項目不多了,尤其是一些公共事業類的投資項目,還沒有建立起成型的商業模式,沒有收費和收益來源,因此,也就很難吸引社會資本。
吳亞平對國家發改委和國開行聯合出臺鼓勵PPP的政策,也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他還發現,一些PPP項目,在實際操作中,還會遇到現象的法規和制度的障礙,尤其是在一些招投標環節。而這些都需要國家層面來統一解決,光靠地方和社會資本是不行的。
財政部將PPP項目落地,作為2015年的一項重要工作。據悉,推動PPP示范項目建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項目范例,是財政部近期推進PPP工作的主要思路和重要抓手。
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稱,2015年,為有針對性地解決PPP示范項目實施過程的難點,助推更多PPP項目“落地”,財政部將繼續著力破除PPP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PPP模式的快速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