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占溫嶺全市規模工業四分之一產值、帶動20萬人就業的產業集群正在上演“改革故事”;一個占地3.6平方公里,云集高端智造企業和人才的小鎮將創造60億元產值。今年1月,溫嶺泵業智造小鎮晉級為省第二批特色小鎮,各種資源、要素正在特色小鎮的新載體中實現整合、重構,這片創業熱土再度煥發勃勃生機。
過硬技術搭配“外形革命”
3月以來,位于溫嶺市工業區的利歐集團,加速生產的腳步沒有停歇。在不久前舉辦的第十屆中國泵與電機展覽會上,來自全球的4.5萬多名采購商云集溫嶺,為當地帶來3.47億元的訂單,利歐集團也隨之進入生產的快車道。
在利歐集團的零部件廠沖壓車間,你能看到一條特殊的生產線。最新上馬的機器人,在送料、焊接、鑄鋁上實現自動化,一個人只控制兩臺機器,但人均產量實現70%的增長。
花園泵從流水線下來,隨之進入的是外殼上色環節。以前經常是上不起眼、分辨率不高的灰色和黑色。經過改良,利歐集團新推出的產品不僅不再笨重,更顛覆人們對水泵色彩單調的印象:黃色、大紅色、綠色……五彩繽紛的利歐花園泵攜帶溫暖的亮色迎面而來,40多款色系的開發為利歐帶來近兩倍銷售額的增長。
如今,走進利歐的產品展廳,由不同揚程水泵控制的噴泉,或精致像撐開的一柄傘,或靚麗像雨后初晴的彩虹。貨架上,形態各異的花園泵在經歷“外形革命”后,又統一歸為綠色與藍色之間的顏色。這是基于公司研發部品牌化發展戰略,最終落定的“利歐色”,并已經申請專利。
智能設備有了用武之地
104國道溫嶺大溪段,車水馬龍。這條長五公里、寬50米的馬路,號稱“水泵一條街”,因馬路兩邊分布700多家水泵企業而得名。錢濤泵業便坐落于馬路的西側——公司雖年產值1億元,所在地塊卻不足5畝,向高空要地后,廠房面積達1.2萬平方米。
這樣的困境,在隔壁的豪貝泵業得到印證。“我們經歷20年發展,也遇到生產的瓶頸,但廠房破、空間小,轉型用的好設備實在進不來。”豪貝董事長管敏成說。
泵業智造小鎮的啟動,對溫嶺的泵業人來說,無疑是“再出發”的契機。豪貝泵業和錢濤泵業毫不猶豫地接住橄欖枝,各自籌得15畝地塊。錢濤泵業董事長趙福增告訴記者,搬入小鎮后,肯定無法再繼續這樣粗放式生產,他想引入機器人提升生產效率,綠色環保的廢氣處理設施也要馬上到位。
利歐集團投資近2億元進軍智能化數字化工廠。“滴滴——”隨著集團零部件廠廠長李明喜手機短信提示音響起,水泵罩殼實際加工數量、操作工姓名、首檢合格程度等系列數據,通過物聯網系統,實時發送到手機端。嫁接物聯網的“聰明大腦”,公司將實現從設計、加工到檢測、裝備的全流程智能化、數字化管理,預計2017年實現關鍵設備自動化率80%以上。
更多的泵業企業恪守工匠精神,專注于細分領域的產品創新和經營,從小切口盤活大市場。浙江大元泵業有限公司一直以來專注于小型屏蔽泵研發,目前所占國內市場份額已超過30%;溫嶺鑫磊空壓機有限公司經歷20年的創新發展,成為空壓機領域的龍頭老大。在溫嶺,泵與電機產業還將大力開發智慧集成,重點進軍工業泵、醫療泵和高端空壓機市場。
找準問題補齊短板
日前,記者走進溫嶺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一套水泵綜合性能測試系統正在運行,五名工作人員相互配合,為企業剛剛研發的新設備做檢測。
這是集檢測與科研一體的泵類檢測中心,也是溫嶺泵業小鎮重點建設的六大中心之一,正在加緊建設為全國第二家國家泵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小鎮落成后,檢測中心也將整體“搬家”,不僅檢測過程實現智能化,依托小鎮吸引的高端人才,還將為智能小鎮及周邊省份85%的泵類產品提供服務。
“通過對企業產品質量的檢測,參與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檢測中心致力于促進中小企業泵類產品轉型。”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金實斌認為,智造小鎮的建設同時是“找問題,補短板”的過程,與世界知名的泵類企業相比,溫嶺的泵類企業還存在研發設計能力不足、自有品牌叫不響等短板。
“高端泵業智造”“成長型泵類企業”,這些關鍵字眼為小鎮界定清晰的未來。除了中國科學院將“深冷技術”在溫嶺泵業中推廣應用,解決水泵轉軸變形難題外,高端泵業智造企業之一新界泵業將和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合作,建設一條全自動水泵智能生產線。在小鎮的招商引資區域,全球泵業十大品牌之一的丹麥格蘭富和韓國幾家高端泵類企業意向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