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塑料業正在緩步而又穩定地從商品型模式轉向研發和知識產權導向型模式。
這是為期三天的中國國際工程塑料產業創新大會上的一大主題。該會議由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主辦,9月下旬在重慶召開。
大會參與者既包括眾多知名跨國公司,也有國內工程塑料領域嶄露頭角的本土企業。
帝斯曼工程塑料亞太區總裁Ivo Lansbergen告訴《塑料新聞》,今后對于工程塑料的需求將只增不減。他說:"如果想要提高燃油效率,最好確保發動機艙的溫度較高。因為這樣燃燒效果更好。而如果溫度升高,就需要能夠耐受高溫的材料。"
Lansbergen說,被廣泛用于如今的超薄、超輕消費電子行業的表面貼裝技術,也需要使用能夠耐高溫的塑料。"你不能再使用普通樹脂或聚合物了。你需要能經受這些[更高]溫度的聚合物。”
在接受《塑料新聞》采訪的本土企業中,寧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經理陳波說,該公司去年營業額為1.5億元人民幣,正在呈現雙位數增長。
陳波擁有高分子材料博士學位,是該公司100多人團隊的六位博士之一。
能之光的尼龍改性劑能改善高溫和低溫下的機械性能。其聚丙烯改性繼能降低聚丙烯揮發性,瞄準了需要無異味的應用領域,如汽車內飾,醫療供給品和食品包裝。該公司還生產無鹵素阻燃添加劑,用于PE和EVA。
和國內的許多同業一樣,寧波能之光也瞄準了海外市場。"我們向印度、加拿大和泰國出口。我們今年剛進入英國市場。"不過,目前出口還處于起步階段,僅占總銷售的5%。
另一家聚焦高性能尼龍的國內企業是成立于2004年的東莞市意普萬尼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梁效禮說,去年營業額5000萬元人民幣,都來自于國內銷售,主要供應汽車和電子市場。
梁效禮在發表有關汽車發動機尼龍零件的演講后,通過翻譯接受了《塑料新聞》的采訪,他對公司的未來前景很看好。他說:"雖然汽車業增長放緩,但[銷售量]仍很龐大。"
他說,生產尼龍零件比生產類似的金屬件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他表示,意普萬有一種產品可幫助混合玻璃和尼龍,用于高溫應用。他說:"我們在更多地研究更耐用、更耐高溫的尼龍。"
本次會議也吸引了多家外國企業,如越南色母粒生產商Polymer Asia公司。
該公司總經理Kim Quy Nguyen說:"我們來這里是為了了解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并把握全球工程塑料領域的新技術。"
Nguyen說:"我們大部分客戶都在越南,但也對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出口。我們去年開始出口美國市場。"
Nguyen說,Polymer Asia公司2002年成立于胡志明市,年銷售額為3000萬美元,有170名員工。
本次會議還舉辦了討論塑料機械和汽車及電子行業用塑料的創新論壇。
來自臺灣、日本、印度、意大利和俄羅斯的高層行業協會官員參加了會議。美國塑料工業協會副主席Michael Taylor發表了與可持續發展和創新相關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