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電火花自動化系統的管理及實施問題(下)
接上篇:
4. 負荷控制與負荷管理
調度自動化系統的主要任務是安全經濟發電,而對于負荷的管理和控制則是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主要目的。隨著電力系統的發展,以往那種以限電為主要目的的負荷控制系統已經不適應于當前形勢。因為電力的供求不平衡關系已倒置,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將電用好,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需要。
因此,傳統的負荷控制系統應該向負荷管理層次上發展,成為配電管理系統的一部分。許多電力局都有一套負控系統,如何在新上的配電自動化系統中利用負控系統的資源以及如何將負控功能升級為負荷管理功能,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課題。
原有負控系統的硬件設備可與新的配電自動化系統有機地結合,信息共享。
5. 通信方案的選擇
配電通信系統是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由于配電網終端節點數量巨大,給通信方案的選擇帶來困難。配電系統中可能涉及的通信方式有有線、無線、光纖、載波等。對于通信方式的選擇應該根據用戶的具體情況選擇一種性能價格比較高的方式。
有線方式有電話線和專線2種。電話線方式設備投資較低,可靠性和實時性也較低,由于電話線架設非常方便,廣泛適用于實時性要求不高的配電終端。專線方式可靠性和實時性都很好,適合實時性要求較高的配電終端設備,缺點是需要架設專用通信線。
無線方式有普通電臺和高速智能數傳電臺2種。普通電臺已廣泛用于負控系統,優點是投資少,缺點是可靠性較低,無委會對頻點申請控制較嚴。高速智能數傳電臺通信速率高,頻點可復用,支持X.25協議,具有路由選擇功能和主動上報功能,適合于配電自動化系統,缺點是價格較高。
光纖通信方式有光端機方式和光接口板方式2種。光纖通信的主要優點是通信容量大、抗干擾能力強、損耗小。缺點是價格較高。光端機方式適合于容量大的站點,成本也較高。光接口板的方式將光電轉換器直接置入配電終端口,并可以將多個配電終端設備信號經編碼復用方式公用一對光纖,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另外,如果多模光纜能夠滿足配電系統的距離要求,選用多模光纜也比單模光纜通信成本低得多。因此,光纖通信方式在配電自動化通信系統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6. 開關設備與FTU的配合
開關設備是配網自動化的主體設備,它用于配電自動化的智能開關與傳統的開關設備有很大的區別,傳統開關設備的控制回路往往不能滿足自動控制的需要。為了滿足配電自動化所需的故障識別和隔離等功能,開關設備必須具備故障識別能力和控制能力。
用于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開關有2類,一種是自動重合器,它本身具有故障電流的識別能力和操作順序控制能力;另一種是與FTU一體化的智能負荷開關。
采用依靠重合器時序整定的方法實現饋線自動化功能,好處是不需要通信系統配合,但是對一次設備要求較高,沖擊電流大,無法實現小電流接地系統故障的自動識別。
與FTU一體化的智能負荷開關,通過FTU采集故障信息,經通信與計算實現饋線自動化。其好處是對線路沖擊小,適用于小電流接地方式,但需要通信系統與之配合。這種方式比較適合中國的實際情況。
滿足配電自動化要求的FTU與負荷開關的接口要求是:
(1)遙測采用三表法交流采樣
1)計量CT(IA,IB,IC)3個;
2)保護CT(IA,IB,IC)3個;
3)PT(UA,UB,UC)3個。
(2)遙控接口
1)合閘:常開接點,驅動合閘110 V直流中間繼電器;
2)分閘:常開接點,直接驅動分閘線圈;
3)開關失電,用電容器驅動分閘操作機構 。
(3)遙信狀態
1)合閘;
2)分閘;
3)儲能狀態。
(4)電源
電源取自PT。
7. 相關系統的信息交換與系統集成
配電網在整個電力系統中的范圍是中低壓網及深入到其中的高壓網,分界點在高壓/中壓變壓器的高壓側,但不包括高壓側的斷路器和隔離開關。配電網的保護控制系統分界點也相同。
由于配電網是一龐大復雜的系統,各種電力設備呈地理分布,對其應分層控制。同時從配電網的供電質量和運行費用來看,配電自動化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1)同上級調度自動化系統的接口;
2)同用電管理系統的接口;
3)同信息中心MIS的接口。
目前,配電系統自動化還沒有統一的模式,但是,對配電系統自動化的實施必須考慮系統的整體性,注重系統的集成,有步驟、分階段地實施,努力探索出一個適合于中國國情的配電自動化/配電管理系統。
本文僅是蘇州中航長風以多年生產制造經驗略要闡述,供讀者參考,交流。公司產品有:線切割機床,快走絲線切割,中走絲線切割,電火花線切割,電火花穿孔機,成型機,取斷絲錐機-友情整理編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