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饋線光纜
饋線光纜實際上屬于城域網的一部分,在通常情況下,管道光纜和帶狀光纜路由器是應用得比較多的類型。但隨著城域網建設規模的快速增長,管道資源的緊缺越來越成為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雨水管道光纜、微型氣吹光纜以及開槽淺埋光纜,在國內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在城市中,只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四通八達的下水管道。利用雨水管道來敷設通信光纜,在國外的應用起步比較早,但同類產品的成本卻非常高,而且施工過程也比較復雜。微型氣吹光纜最早是荷蘭NKF光纜公司所首創,由于大大提高了管孔的利用效率,在國際上有比較多的市場應用。
在小區改造項目中,有的區域可能會需要光纜穿越廣場或者路面。在架空方式不被提倡的情況下,如果開挖路面敷設管道,工程量就會比較大。開槽淺埋光纜的敷設方式十分簡單,只需要用切割機在路面開鑿一條淺槽,寬度約2公分,深度約10公分,放入光纜后實施回填,就可快捷地完成路由的連通工作。
2.入戶線光纜
作為入戶線光纜,皮線光纜路由器的優點業已得到國內通信運營商的廣泛認可。在這里,需要簡單介紹一下的是,應用于皮線光纜的G.657光纖。G.657光纖的標準是ITU-T于2006年底發布的,分G.657.A和G.657.B兩種。與G.652.D光纖相比,除了在彎曲半徑和模場直徑有差異外,其他的指標基本一致。對于G.657.A光纖而言,模場直徑的指標與G.652.D一致,彎曲半徑可達到10mm。G.657.B的彎曲半徑可達到7.5mm,但模場直徑的指標與G.652.D的指標差異就比較大。
眾所周知,模場直徑的差異最終會影響到接續損耗的指標。因此,為了保證網絡建設的質量,通信運營商比較傾向于采用與G.652.D指標比較一致的G.657.A光纖。這并不是因為通信運營商不愿意采用彎曲效果更好的G.657.B產品,而是因為G.657.B的模場直徑范圍太過寬泛,難以控制對接續指標的要求。長飛公司推出的G.657光纖,在彎曲半徑可達到7.5mm的前提下,模場直徑符合G.652.D的要求,與G.652光纖的接續損耗也小于0.05dB。
3.配線光纜
配線光纜位于集中分光配線點之后,芯數相對較大,采用光纖組裝密度較高且纜徑相對較小的帶狀光纜,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同時,由于在光纜布放沿途的樓道或者樓層有較多的分歧下纖點,因此對光纜路由器的分歧和接續效率也會有一定的要求。在這些方面,骨架式帶狀光纜的優勢就十分明顯。
首先,因為這種光纜采用了全干式的阻水結構,取消了在接續過程中擦拭纖膏、油膏的這個步驟,工作量大大降低,施工效率得以提高。再者,不同于普通光纜,當骨架式帶狀光纜在高層樓宇的樓道中垂直布放時,可以有效避免因油膏滴流而引發的安全隱患。同時,骨架式帶狀光纜在分歧下纖時,無需盤留,起到了開源節流的效果。因此,在國內的FTTH項目中,骨架式帶狀光纜作為配線光纜,是被應用得最多的首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