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化的舞臺上,中國重汽因為創新而收獲頗豐——重卡出口已連續8年位居國內行業首位。提到自主創新,韋志海講了這樣一個故事:2003年,中國重汽積極謀求與歐洲一重卡巨頭的合作。然而,當談判基本結束時,對方突然提出增加數千萬美元的專利費用,理由是車上有其800項專利技術。而當時、中國重汽竟沒有申請一項專利技術。韋志海告訴記者,最終,這次實力不對等的合作在維持數年后宣告終止。 5年后,與世界一流重卡企業德國曼公司的合作,讓重汽找回了自信。中國重汽牢牢掌握了主動權,成為持有51%股份的大股東。在這次談判中,中國重汽無論技術水平還是經濟實力,都較以前有了較大提升。此次合作打破了中外合資股權結構50∶50的慣例,跳出了“市場換技術”的“俗套”,開創了中國汽車企業對外合作的新模式。不再拿市場換技術,中方的話語權明顯提升。兩次合作使重汽人深刻認識到:沒有自主創新能力,談何市場地位?改革重組后,中國重汽堅持自主創新不動搖,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十幾年間,中國重汽已獲國家授權專利2218項,其中發明專利68項,是全國汽車行業專利最多的企業。而中國重汽的重卡產品已由2001年的一個系列78種車型增加到九大系列3000多個車型,成為我國重卡行業驅動形式和功率覆蓋最全的重卡企業。技術創新,已經成為中國重汽跨越式發展的加速器。
本文由:http://www.xgcssz.com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