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里中國經濟從去年一季度開始已連續7個季度出現下降,作為同宏觀經濟息息相關的工程機械行業受此影響也長期呈現低迷。而臨近年關歲末,一系列經濟數據的出臺卻預示著對于中國經濟來說將會出現一個“暖冬”,讓我們為您盤點歲末的各項經濟數據,帶您感受工程機械行業的絲絲暖意。
中國經濟向好
匯豐銀行1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2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50.9,較11月進一步上升,創14個月來新高。數據顯示12月中國制造業新訂單指數達52.7,為19個月高點。12月產出指數為50.5,較上月的51.3有所回落;就業指數結束連續十個月的收縮,首次反彈至50的榮枯平衡水平;成品庫存指數為49.7,較11月小幅回升;原料存貨指數從11月的50.2降至49.6;投入品價格指數從11月的53略放緩至52,產出價格指數從11月的49.9升至51.3。
匯豐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隨著12月份的PMI初值進一步回升,至14個月以來的最高點,這證明中國目前的復蘇正在加速,這主要是內需拉動的。”他進而表示,未來房地產投資企穩回升、基建投資加速,消費平穩將有助于經濟回升勢頭繼續鞏固,四季度經濟增速回升至8%左右沒有懸念。
工業增加值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1月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數據。數據顯示2012年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0.1%,比10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86%。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0%,而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達到10.5%。
10.1%的增長數據創下了自今年4月份以來的新高,工業經濟回升至雙位數增長。業內專家表示,我國規模以上工業的增幅已是連續三個月比上月加快,這進一步顯示我國經濟筑底企穩的積極信號,并且在“穩增長”政策的帶動下工業經濟將進一步企穩回升。
專家表示,隨著我國當前國民經濟運行由筑底企穩到企穩回升轉變,進入第三季度后,包括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等工業經濟運行數據均出現了筑底企穩的態勢。在四季度,各項經濟數據也保持著明顯企穩回升的態勢,這對在今年年初處于困難時期的工業經濟來講起到了十分有效的推動作用。
固定資產投資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發布報告顯示,2012年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26236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7%,增速與1-10月份持平。從環比看,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26%。分地區看,1至11月份,東部地區投資153209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比1至10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投資91538億元,增長26.2%,加快0.2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投資78432億元,增長24.2%,增速與1至10月份持平。
從到位資金情況看,1-11月份,到位資金360483億元,同比增長18.8%,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長31.3%,增速加快3.7個百分點;國內貸款增長9.8%,加快0.5個百分點;自籌資金增長21.6%,回落0.5個百分點;利用外資下降10.4%,降幅比1-10月份擴大0.3個百分點;其他資金增長13.7%,加快1.9個百分點。
用電量
國家能源局12月14日發布11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數據顯示11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13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6%。1-11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50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
據了解,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企穩回升,一度持續走低的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從10月份開始反彈。今年年初以來,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隨著經濟增速下行而持續下滑,6月份開始下滑的幅度趨緩,9月份降至2.9%的低點。而從10月份開始,經過兩個月的反彈,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已回升至7.6%。
一系列經濟數據的公布進一步證明中國經濟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相信隨著國家宏觀經濟形勢的進一步向好,工程機械行業翹首以盼的下一個“春天”將不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