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開放前沿不再吃“過橋米線”
哦,這個美麗的地方,就是眼前如碧玉般清亮的瑞麗!
蜿蜒流淌的瑞麗江,引著我們來到滇西名城瑞麗。耳畔總是響起那熟悉的旋律:“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傣族人民在這里生長,密密的寨子緊緊相連,那彎彎的江水綠波蕩漾……”
河南南陽人李紅林就是被瑞麗的美吸引來的。“紅寶石原料產自非洲的坦桑尼亞,為啥要把店開到瑞麗來?”面對我們的疑惑,李紅林說,“瑞麗是中國珠寶玉石集散地。你去早市上看,中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五湖四海來交易的客商都有。”
借力國家完善沿邊開放格局、加快西部開發步伐,三面與緬甸接壤的瑞麗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云南正在加快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以“橋頭堡黃金口岸”定位的瑞麗正乘勢而上。2011年5月,瑞麗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啟動,瑞麗美得更加誘人了。
在瑞麗市德冠恒隆紅木家具公司的展廳里,明式沙發、古典雕花五斗柜、如意餐椅、八仙桌……讓人眼花繚亂。“這是大紅酸枝,那是雞翅木……”老板湯賽龍是浙江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從瑞麗拉木料到湖州加工。隨著瑞麗由名貴木材“中轉站”向西部“紅木之都”的角色轉換,老湯干脆把工廠遷到了瑞麗。如今,全市木材加工、經營戶已達300多戶,2011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紅木成為瑞麗又一張特色經濟名片。
其實,吸引李紅林的并不單是瑞麗的商機,目光向西、向南,就是廣闊的南亞、東南亞市場。這是瑞麗作為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最明顯的優勢。
站在雄偉而特色濃郁的國門下,瑞麗邊防檢查站執勤科科長吳開祥告訴我們,以往每天從瑞麗口岸進出的人次為兩萬多,2011年突然就增加了1萬,現在每天穩定在3.6萬人次左右。
“玉出云南,翠在瑞麗”。遍布全市的5000余家大小珠寶店鋪,把23平方公里的建成區裝扮得分外俏麗。“瑞麗的珠寶玉石從業人員有3.5萬多人,年銷售額達25億元。”市長刀曉瑞因此被譽為“中國最珠光寶氣的市長”。
2011年,瑞麗口岸貿易進出口總額突破百億元人民幣大關、出入境人流量突破千萬人次、車流量突破兩百萬輛次。瑞麗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對緬陸路口岸。
如今,瑞麗東聯畹町、芒市至昆明,西聯緬甸芒允至八莫,南聯緬甸木姐、南坎至仰光,北聯隴川、騰沖至保山的公路網絡已初步形成。龍(陵)瑞(麗)高速公路瑞麗段、瑞麗畹町至弄島一級公路、瑞麗至隴川高速公路都預計年內開工……今后進出瑞麗,將會更加便捷。
路越修越通暢,瑞麗人將不再吃“過橋米線”(意指商品中轉站,而非生產地)。
要把遠方的客商留下來,瑞麗還有實招兒。市長刀曉瑞介紹,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優惠的試驗區政策,瑞麗正以國際物流園區、中央商務區、進出口加工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為重點,切實推進招大商、引強資工作。目前,全市共簽訂重大招商引資項目56項,協議投資金額845.9億元,已開工建設的項目有14個。
刀曉瑞市長為我們細數一年來,瑞麗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的重大進展:固定資產投資超過50億元,許多項目同時開工;全市工業總產值完成16億元,增長17.1%,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民生領域投入7.77億元,占到2011年財政支出總量的55.7%……
瑞麗的“砝碼”還包括,它擁有中國惟一實施“境內關外”特殊監管模式的姐告邊境貿易區。瑞麗市商務局副局長金宇介紹說,在這片海關與國境線之間的1.92平方公里土地上,辦完海關、檢疫手續就視為出關,可以享受出口退稅等優惠政策;貨物進入姐告不需申報,入境不入關。企業的經營成本、貿易風險、匯率風險因此大大降低。
“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陳毅元帥膾炙人口的詩句見證著中緬胞波情深誼長。“橋頭堡”建設更是將兩國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在瑞麗街頭,身著“籠基”的緬甸人穿梭往返,中緬兩種文字的標示牌隨處可見。47歲的緬甸珠寶商彭覺到瑞麗已有22年,在古龍珠寶步行街開有一間玉石毛料店。“中國的橋頭堡建設,對緬甸的發展是一種機遇。”經商多年的彭覺說。
“有錢大家賺,不分內與外。”瑞麗人這樣說,這塊溫潤的土地培育了他們互助、包容、共進的性格。經濟繁榮、邊境安定、民族團結、生態良好、人民安樂、胞波情長——這是他們正在努力建設的一個更加美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