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內的記錄儀仍然延續了以往快速發展的態勢,但也表現出一些與過去不同的新動向。外資儀器儀表企業開始改變原來以獨資形式為主的投資方式。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開始著力收購兼并國內優秀的生產企業,二是委托生產比例不斷上升。近一兩年,外資企業廣泛與國內的優秀企業接觸,提出收購意向。不過成功的并不多。至今為止,國內儀表行業的知名企業只有新華公司部分被GE收購。但據知情人士認為,這起收購案并沒有給被收購后的新華帶來突飛猛進的發展。其實,外企收購國內的優秀企業并不容易。目前,政府對儀器儀表行業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僅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科技部已設立了6個關于儀表的研究課題,政府財政支持超過1億元。這種史無前例的支持力度,讓國內優秀的儀表制造企業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另外,有越來越多的外企開始采用在國內委托加工生產的方式,如西門子、霍尼韋爾等都在尋找國內企業,委托生產他們的產品。董景辰表示,這對國內的儀表制造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可以在委托生產記錄儀加工過程中,根據國際知名企業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企業本身的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