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日至13日,昆明市黨政代表團赴紅河州、文山州學習考察,與兩地簽訂共同推進國際大通道合作框架協議。
這一認真落實“兩強一堡”戰略的具體行動,成為推進區域一體化,促進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的順時應勢之舉。期間,兩州政府主要領導面對媒體,暢談了建設國際大通道、加強區域合作的思路和建議。
紅河州州長楊福生——
整合資源 聚集力量 加快發展
談到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紅河、昆明兩州市的合作,紅河州委副書記、州長楊福生表示,共同推進國際大通道建設,是昆明、紅河攜手創新發展的現實需要,在今后的合作中,紅河州一定自覺主動地接受昆明市的輻射,承接好昆明市的產業梯度轉移,同時也將堅定不移地支持和服務省會的建設發展。
談到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紅河、昆明兩州市的合作,紅河州委副書記、州長楊福生表示,共同推進國際大通道建設,是昆明、紅河攜手創新發展的現實需要,在今后的合作中,紅河州一定自覺主動地接受昆明市的輻射,承接好昆明市的產業梯度轉移,同時也將堅定不移地支持和服務省會的建設發展。
他介紹,去年,滇南城市(個開蒙建)經濟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9.5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5.7億元,產業有序分工格局正在形成,個開蒙建四縣(市)已初步呈現有所分工、特色鮮明、一定程度功能互補的格局。作為個開蒙建經濟圈核心的蒙自,將以現代服務業、新型工業、現代農業為主要發展方向,并且,蒙自的金融、商貿、物流、會展、休閑旅游、咨詢、中介等服務業不僅服務于自身的產業發展和居民游客需要,而且還服務全州。而個舊、開遠、建水是城市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紅河州發展先進制造業的主要空間,也是示范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紅河州環昆河經濟帶的核心區。
“綜合來看,滇南城市經濟圈已處于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期過渡的發展階段,圈內已基本建成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在煙草、冶金、化工、休閑旅游、商貿物流和生物資源開發創新等產業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和市場競爭力。”楊福生說,滇南城市自身實力的增強,不僅為吸引外資和承接產業梯度轉移贏得了契機,也為滇南城市經濟圈的合作共建提供了雄厚的經濟基礎和物質條件。
目前,滇南城市群的城鎮化率超過6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個開蒙建城市經濟圈則計劃用5到15年的時間,建設成為全省重要經濟增長區域,經濟總量占紅河州的比重達70%左右。“隨著玉蒙鐵路的建成和紅河冶金工業園的發展,建水縣也融入這一區域。”楊福生表示,滇中城市經濟圈與滇南城市經濟圈都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支撐,以及國家沿邊開放的主陣地。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的加快,它們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因此,兩個經濟圈協調發展,將更有力地推動全省發展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促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省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之間相協調,成為云南新經濟增長極和我國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主要支撐平臺。
“紅河州的現代物流、金融、保險等服務業發展正在加快,華夏、民生、招商、富滇等商業銀行已相繼落戶紅河,第三產業正逐步成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快速增長極。”楊福生說,當前紅河州正處在進一步打牢基礎、調整結構、培育產業的關鍵時期,處在真正意義上承前啟后的發展階段,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對于能否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而與昆明市達成共同推進國際大通道建設的合作,無疑是打開了一扇以開放謀求發展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