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的結果,很有可能會造成一些國家是頭腦國家,另外一些國家是軀干國家。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必須既有軀干又有頭腦,而金屬管浮子流量計恰恰是頭腦的“神經中樞”,也是最后的安全屏障。據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理事長張愛春介紹,儀器儀表品種門類繁多。其中,對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重大裝備影響最大的,是自動化控制系統及主干現場儀表和關鍵精密測試儀器,有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以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的DCS(分散型數字控制系統)為例,我國DCS市場目前正處于上升和發展的成長期,還處在從大型工程逐步向中小型工程、從主應用領域(如石化、化工、電力和冶金等行業)逐步向全工業范圍(如市政、食品、建材、環保和交通等領域)擴展的階段,市場遠沒有飽和。特別是近年來,大量的國內企業紛紛采用先進的DCS改造傳統產業,吸引全球的DCS制造商將目光轉向中國市場。“儀器儀表是現代工業核心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世界上都是公認的。”張愛春在接受采訪時作了肯定的回答。他強調說,對于金屬管浮子流量計問題有關方面的反應一直很強烈。一方面,以王大亨為代表的一些中國科學院院士,多次上書國務院(幾乎政府每換屆一次就上書一次),從科研的角度強調中國的儀器儀表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高等級、高檔次的儀器儀表不能自立,中國就不能成為科技大國,就不能成為創新型國家。有數據顯示,在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在內的自然科學領域,有接近60%的諾貝爾獎與儀器儀表有直接的或間接的關系。比如發明了顯微鏡后,人們知道世界是由很小的微觀粒子組成的。另一方面,中國工程院的一些院士和中國儀器儀表行業的一些專家從工業發展的角度呼吁,大型企業的控制系統如果被外國所壟斷就根本不能自立。因為稍有風吹草動,人家高檔的儀器就不賣給你,要么賣給你的就是低兩三個檔次的儀器。張愛春表示,隨著整個裝備工業的大型化、復雜化、信息化和集成化,儀器儀表在現代工業中的重要性,已經從過去所說的“五官”,上升到現在的“神經中樞”。隨著大裝置越來越復雜,坐在控制室里就能夠看到整個現場。經濟全球化的結果,很有可能會造成一些國家是頭腦國家產生并輸出知識,另外一些國家是軀干國家只引進和應用知識。 這種金屬管浮子流量計低價傾銷的現象,以前還沒有出現過,而國內目前也尚未出臺相應的政策。凡此種種,無不使國內企業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