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火花線切割行業發展的思路和策略
目前,市場環境對電火花線切割技術的發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國外的線切割機恰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特別是對快走絲線切割而言,慢走絲上的任何一項技術如果能移植到快走絲上來都是一次創新,一次提升。這要比閉門造車容易得多。這種引進、消化、吸收大大縮短了研發進程。然而我們也感受到了國外品牌的強烈打壓。由于他們總是走在我們的前面,所以這種打壓是長期、是全方位的。例如,臺灣慢走絲在50萬左右(還有下調空間),國產慢走絲在品質性能相當情況下,就不能超過40萬,否則客戶很可能傾向臺灣機。再有是認可度,由于中國市場地域遼闊,信息不暢,生產商在推出新產品時急于求成,不慎重,這就為今后的認可度埋下隱患。在國際上“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已經是兩個不同檔次的品牌標志,還有一個就是客戶的價值觀,形成對中國大陸產品的歧視。
當然最嚴重的打壓就是挖你的人,而作為民族工業的自主品牌企業只能手捧著《新勞動合同法》向他們招手致意。
電火花線切割機發展的思路和策略:
(一)發揮國家科研院所和大企業的力量,以日本中檔慢走絲(如沙迪克)為目標,深入細致地解剖它,開發自己的中檔慢走絲線切割機床,我們也來一次“耐得住寂寞”,來一次“默默無聞”,如果能達到目前沙迪克的水平,價格控制在55~60萬元,那么我們國產慢絲就能做到向上對日本機夠成威脅,下向對臺灣機形成壓制。當然,前提是物有所值,確實達到水平。
(二)大力扶持快走絲線切割機床的升級換代,向真正的中走絲發展。我個人認為,真正的中走絲線切割機床的含義是:高頻控制智能化、張力控制智能化、工作臺控制螺距補償反向間隙補償、工作液控制恒量化,如果這些功能真能實現,中走絲的加工性能將會非常接近臺灣級的慢走絲,到那時將會對臺灣機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三)在具體實施時,應采用美國的虛擬化制造模式,由蘇州權威電火花企業牽頭,將沙迪克機分解出若干不同類型的攻關項目,考察確定有真正相應研發能力的企業,并以該企業的產權作抵壓下撥國家專項研發資金,搞成了知識產權歸企業成果共享,搞不成傾家蕩產。
(四)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以企業文化為凝聚力,培養出一支以線切割機創新過程為樂的研發團隊。這是一項艱苦細致的組織工作,特別是沿海地區人員流動大,思想活躍。反省文化差異,更新文化價值理念其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管理的課題,其難度不亞于技術創新。
本文由蘇州中航長風友情整理發布,公司全面提供電火花線切割技術支持與創新服務。
技術咨詢熱線:18914081572——錢。